大院君聽明白了李鴻章的意思,中國這是希望重奪政權的大院君按照中國所希望的方式來組建新的高麗政府。中國的態度並沒有讓大院君感到特別的恐慌,若是想吞併高麗,中國早就有太多機會。大院君此時的感覺化作一句抱怨脫口而出,“這都什麼時候了,李先生怎麼還在想這種事情。”
遭到了頂撞,李鴻章也沒有不高興,他微笑著說道:“預則立,不預則廢。大院君此次執政,若是還如以往般不過是禁止與日本的貿易,那和以前還能有多大分別不成?”
大院君確定中國這是在開價了,不過這價碼虛無縹緲的,看著唬人,實際意義有限。當務之急乃是儘快平定高麗內部的紛爭,以最快速度把政權掌握在手裡。這時候需要借重的就是中國的電報網。大院君只掌握了高麗的王都漢城,此時漢城外面謠言四起,想讓各道的地方官能夠迅速接受高麗王庭的命令,非得靠電報不可。
想到這裡,大院君倒也決斷利落,他正色說道:“李先生,既然上國自己就有鐵道部,電信部。高麗是個小國,哪裡有不學上國的道理。我現在便下令設立這兩個部,請上國兩個部門的人來當這兩位部長。”
大院君如此明白事理,李鴻章也很欣慰。若是這老先生死活不肯答應,李鴻章李局長就只能拿出一個拖字訣,讓高麗這邊慢慢等。
但官場這等事很難有效率,李鴻章和焦頭爛額的高麗人談了兩天,才勉強把這件事辦成。拿著委任書,李鴻章先向南京發了個電報,請求南京派遣人員承擔起這兩個職務。
“李鴻章這是在表功麼?”外交部長李新對此有自己的看法。
韋澤不在乎李鴻章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在乎的乃是控制外國經濟的經驗。馬叔是個說大實話的人,只要是搞資本營運,產能過剩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21世紀中國在崛起過程中沒有自己出去燒殺搶掠,靠了美國佬搭建的世界經濟秩序,中國崛起的過程就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產能被無情消滅的過程。這是資本營運無法克服的內在邏輯危機。
想到這裡,韋澤想到這裡,韋澤對李新說道:“你和商務部商量一下,派幾個懂金融,對期貨市場很有興趣的人去高麗負責這些工作。”
“陛下要用高麗做試驗田,為國內做積累麼?”李新立刻感覺到了韋澤命令中的特異。
韋澤連忙擺手,“高麗的情況和我們中國不同,高麗的經驗不可能用在國內,國內自然有國內的辦法。高麗的經驗是我們該怎麼用金融和資本控制其他國家,讓這些國家的市場為我們所有,讓這些國家的勞動力為我們服務的經驗。”
身為外交部長,李新倒是能夠一定程度的理解這些。傳統的朝貢體系已經不適合當下的世界,中國必須與這幫屬國建立起更加緊密的關係。想避免讓這種關係變成中國單方面的輸血,這裡頭就有太多要研究的內容。
李新也沒有在這件事上花費更多心思,離開了韋澤辦公室之後有的是時間來考慮。韋澤每天的日程安排的那麼緊,哪裡有那麼多時間來討論具體細節?果然,韋澤並沒有繼續擴充套件討論中國對外的經濟擴張問題,他說道:“告訴法國人和英國人,我們中國已經和馬達加斯加當地政府討論完畢,這地方今後歸我們管。”
與英國的和平並不等於中國就此停止了擴張,在印度洋,在非洲,中國的擴張一直沒有停止過。其中很重要的一塊就是馬達加斯加。
“陛下,英國人如果反對的話,他們的根本理由是什麼?”李新問。
韋澤斟酌了一下言辭,“你知道我們和英國都在設計建造兩萬多噸的戰列艦吧?”
“……稍有耳聞。”李新遲疑了一下才答道。
韋澤冷笑道:“蘇伊士運河現在肯定沒辦法通航兩萬噸規模的戰列艦。英國人想把他們的大艦隊派遣到印度洋,就只能走好望角。我們佔據了馬達加斯加,在印度洋就有了非常可靠的領土,英國人的艦隊行動能力也遭到了我們的限制。英國人當然不會願意了。”
印度是中國抓在手裡的“英國人質”。英國大賣地的原因不僅僅是經濟危機爆發之後國家缺錢,印度的幾億人口是英國最大的市場。如果丟失了這片市場,英國的經濟立刻就要崩潰。中國在印度洋越強,英國對印度的控制就越弱。英國人要是能夠喜滋滋的答應中國吞下馬達加斯加才怪。
李新問了一個軍事上的問題,“走南大西洋,過好望角抵達印度洋。這條線路對英國人來說也很安全,至少沿途不會有義大利這種威脅。”
韋澤並不認為這種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