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人的俄軍傷亡2萬,10000保加利亞民團傷亡7500,指揮官也在前線戰死。
為了攻下普列文城,俄國多瑙河軍團在三次攻防戰中已經損失了四萬人。駐守普列文城的奧斯曼軍不過三萬人,據說這三萬人的的傷亡不到三千。當然,這都是據說而已。有關普列文城內奧斯曼軍的訊息也就到此為止了。中國在1877年8月1日得到了來自奧斯曼帝國的訊息是,奧斯曼帝國蘇丹授予中國駐派奧斯曼帝國的教官李維仁“帕夏”稱號。這個尊貴的奧斯曼帝國稱號極少授予外國人,凡是得到這種稱號的外國人無一例外的都為奧斯曼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剩下的訊息都來自奧斯曼帝國之外的國家。第三次普列文攻防戰結束之後,二十萬俄軍不得不停下步伐,會合了十萬羅馬尼亞士兵構建了一條70公里長的塹壕,對普列文城進行徹底合圍。從這個跡象上判斷,俄國在拔掉普列文城之前,在萊茵河地區不太可能有新的大規模進攻。
歐洲報紙上大篇幅的報道上寫著駭人的標題,《堅不可摧的普列文要塞》《俄國的多瑙河噩夢》《崛起的奧斯曼軍》《奧斯曼名將——奧斯曼??努裡帕夏》,根據不同政治立場和吸引眼球的不同方式《奧斯曼屠夫——奧斯曼??努裡帕夏》《手藝人的兒子——奧斯曼??努裡帕夏》《從飢餓到顯赫——奧斯曼??努裡帕夏》等文章也紛紛出籠。
和新聞界各種對立的報道態度相比,歐洲的財經界反應完全一致。歐洲各大交易所裡因為100噸黃金交易成功而大漲特漲的俄國股票全部崩盤,盧布貶值逾三分之一,歐洲各家銀行都拒絕再購買俄國的戰爭公債。
即便不是軍人,李玉昌也很清楚,普列文城已經成了戰爭焦點。俄國想挽回受損的信用,必須攻克普列文城才行。在這種局面之下,“李維仁帕夏大人”一點都談不上安全。
當軍人總是會遇到這種事情,李玉昌對此也沒解決的辦法。向軍委人事局局長阮希上jiang浩告辭之後,李玉昌前去見韋澤,邊走邊想著自己的麻煩。內部已經傳了很久,二五計劃第二年,也就是1877年的人事調動,李玉昌將出任總理一職。以李玉昌的工作資歷來講,他當總理也沒有值得別人否定的理由。問題是有人將此解釋為韋澤要開始強力推動退休制度。李玉昌今年63歲,當一任總理之後正好68歲,按照七上八下的規定,他當完總理之後就要乖乖下臺。
而畢慶山當了三任總理,現在不過46歲。之所以不讓畢慶山繼續當總理,是因為韋澤認為畢慶山權力太大,必須把他晾一邊去。而且還有種非常離譜的說法,韋澤想把畢慶山打發到蘇丹省。也就是流放海外。
畢慶山能當三任總理,也算是在政府裡面權力很厚,不過李家也沒任何畏懼畢慶山的理由。對李玉昌個人來說,以一介商人出身,以當總理收尾,他的人生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遺憾的地方了。唯一問題就是韋澤要把畢慶山流放非洲的傳言。
兩年前有人傳說農業部畜牧廳廳長洪大春要整王明山。洪大春只是一眾有些功勞有苦勞的中級人員,而王明山則是中央的核心成員。洪大春去搞王明山的訊息一出,聽說這個訊息的人基本都不相信。讓一箇中級人員去挑戰頂級核心,這玩笑開的太大了。
事情的發展讓人大跌眼鏡,北方牧畜局的陳濟世反對王明山提出的強化飼養業計劃,遭到了王明山的痛批。這件事本來不會起什麼波瀾,主管四省工作的王明山整一個畜牧局長算是個事兒麼?
然而畜牧局長陳濟世要求科學院派遣研究組驗證王明山的計劃,這時候很多中央幹部才知道,原來韋澤在專案審批上有一套制度,這套制度其實也透過了中央的同意。可大家根本不在乎這種事情,直到小小的畜牧局長利用這套制度嘗試反擊,大家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一回事。
這場地位懸殊的對抗以王明山的失敗收場,科學院認為王明山提出的方案裡面計算方式是錯誤的,四省全部推行強化飼養業的計劃裡面的資料完全錯誤,最後支援陳濟世的方案。一群籍籍無名的毛頭小子一傢伙掀翻了老傢伙們的發言權,這可是轟動官場的大事。
李玉昌其實知道農業部畜牧廳廳長洪大春根本就沒參與此事,只是有人認為洪大春是畜牧廳廳長,沒有他的指示誰都不敢動手。洪大春一直覺得自己比竇娥都冤,可他是負責畜牧的最高官員,說他沒參與指使此事,說了也沒人信。後來韋澤痛下狠手,整頓了一批嘴上不把門的傢伙,這件事最終才消停下來。
從這件事中,李玉昌學到的經驗就是,越是離譜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