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會議上,韋澤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各省想建立本省企業的話,就用組建股份制的有限公司來辦吧。”
隨著中國工業化的發展,培訓越來越多,股份制有限公司對政府不是個陌生的東西。股份制,自然是投資方的來源很多。有限,則是指責任有限。當公司賠到破產,這個責任就到頭。農業社會是父債子償,中國文化發展的比較先進,雖然做不到,不過好歹有個人死賬消的說法。至於股份制有限公司更是不同,人不用死,這帳就能銷了。
股份公司對政府並不陌生,在民間更不是稀罕玩意,明清時代的江南就有很類似的生產模式。江南對牛的需求大,經常會採取一種“雙方自願,雙方有利,風險同擔”的辦法,即投資方把母牛買回來後“承包”給他人餵養,養戶獲牛力、牛糞,主戶獲牛犢,再出售牛犢或者餵養長大後出賣,從中獲利,如果中途意外,牛死了,那麼就由兩家平均分擔損失。
有些省份的省長省委書記對此是欣喜若狂,有些省的領導幹部則沒有這麼無條件的樂觀起來,他們希望的是國家投資建立國有企業,由各省來負責這些企業的管理。出了事情國家擔著,他們只用靠國營企業撈政績。
韋澤說的清楚,“誰立項,誰負責。即便是離開了當地,該承擔的責任也不會一筆勾銷。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還是由國家壟斷經營。水、電、氣、交通、教育、醫療、菸草、食鹽等行業不會實行股份制經營。”
水、電、氣、交通、教育、醫療、菸草、食鹽等行業都與衣食住行密切相關,也是穩賺不賠的行業。國家對這些行業不放手,其他的行業經營起來就很有風險了。
除了這個爆炸性的新政策之外,四五計劃中比較轟動的人事變動是沈心不再擔任軍委政治部主任,而是出任副總理。李玉昌卸任總理之後正式退休,由前財政部部長、前湖南省委書記,現任副總理李維斯接任了總理一職。
在熱烈的掌聲中,李玉昌正式鞠躬下臺。包括政府軍隊裡面的一部分年紀比較大的人員也一起退休,韋澤準備了好久的退休制度終於開始正式營運起來。這件事在中央裡面引發的衝擊一點都不比允許各省搞股份制企業來的更小。
央行書記王明山和國資委書記龐聰聰與韋澤一起討論過有關建立股份制企業的問題,看到此事就這麼得到中央的透過,兩人並沒有特別樂觀。
會議休息時間,王明山、沈心、龐聰聰三人一起商量起此事。就現在看,政府升遷資歷已經逐漸清晰起來。有過各級地方工作經驗,有過執掌部級工作的經驗,有在大型國家企業工作經驗。這三個人都基本符合硬條件,而且也被認為是韋澤非常認可的同志,他們相繼成為總理的可能性不小。在這種時候,與其互相之間來一場大內鬥,還不如好好的合作。更不用說他們之間作為戰友,私交也是別人比不了的。
“沈心,都督這是鐵了心要推行競爭機制了。”王明山嘆道。
“競爭麼……”沈心其實不反對競爭,軍隊裡面這次清除那些沒有能力進行軍隊建設的老同志,中年同志,青年同志們可沒有兔死狐悲的感覺。大家反倒是覺得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互相之間的競爭能夠很有效的提高內部的活力,而且那些遭到一兩次競爭失敗就垂頭喪氣甚至自暴自棄的同志,也沒有任何理由一定要讓他們能夠得到更高的地位,擁有更多機會。
沈心也沒多說什麼,他當過北方四省的負責人,深知地方工作的艱辛。不過現在看起來,韋澤當時把沈心安排在那個崗位上屬於有預謀的行為。
王明山有點誤解了沈心的態度,他解釋道:“現在不引入競爭也不行,就跟軍隊農場一樣,有些以前情況下很好的模式,在新情況下已經不合適了。我舉個例子,以前咱們造針的企業,曾經給國家貢獻過很多。到現在了,很多企業不說徹底爛掉,也死氣沉沉。一個產品多少年都不變。不說提高效率,有關係的還想拼命往工廠裡面塞人。一個造針的工廠能有什麼技術含量,能有什麼前途。擠破頭想進去的又能是什麼人?技術含量高的工廠還好些,畢竟國有投入,他們也承擔了相應的科研專案。那些技術發展暫時到頭的工廠,就只能靠扭轉經營制度來解決問題。若是沒有競爭,想讓他們自己動起來,那簡直是比太陽從西邊出來都難。”
“有這麼誇張麼?”沈心不是太認同王明山所說的情況。
王明山嘆道:“比你想的要誇張的多。我曾經覺得大家總是要追求上進,就算是不追求上進,好歹也追求點錢唄。可是我現在看,這事情還真不一定呢。去東北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