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們當時就懵了,以他們看到的現實,這幫娃娃根本不是充排場的,而是和成年人一樣來視察的。難道小東西們也是哪裡的老爺不成?工匠們大惑不解,不過他們很快就認為這不可能,黑人只可能當奴隸,這對於歐洲人來說是一種幾百年來的習慣看法。
這個農場的蚊蟲好多,韋坤驅趕著蚊蟲,心裡面覺得那幫匠人至少是一群佬把式。如果是韋坤自己,無論如何都想不出蚊蟲導致牛的面板受傷的問題。當然,對於蚊蟲的解決辦法,韋坤登時就有了想法。在國內有一種捕蟲的籠子,模樣大概是一個漏斗倒扣在柱狀體上。柱狀體地步放點蚊蟲喜歡的食物當做誘餌,蟲子順著漏洞飛進去,等它們往外飛的時候,很多蟲子找不到小口,飛不出去。透過每天這麼殺滅好些籠子裡面的蟲子的工作,能夠非常有效的消滅蟲子。連續幾年不放鬆,加上對滋生蚊蟲的地方進行有目的的殺蟲,就能讓蟲子的數量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
希望這些黑兄弟們能夠透過參加這種滅蟲行動,理解到一點他們和國家的關係吧。韋澤對此有些期待。
義大利工匠並不知道韋坤的想法,他們見到了這麼多蚊蟲之後自然知道自己所說的沒錯。他們也有些懷疑這些東非的中國官老爺們真的到這些村落看過,不然他們不會對這些有概念。當然,讓工匠意外的是,在蚊蟲橫飛的非洲村落,有好多好多的牛。更讓這幫工匠意外的是非洲黑人處理牛糞的方法。
好些大棚裡面氣味難聞,大棚左右兩壟平整的蚓床,就像種菜時松完土壘出的一條條高地,一個大棚內有兩壟地,上面鋪著發酵後金黃色的牛糞。中國官員介紹著情況。蚯蚓吃進牛糞,排出黑色的糞便,蚓床金黃的底色上便有了斑斑點點的“雀斑”,直至佔領整張“臉”,便意味著吃完了。一般一張蚓床夏天可以吃四十天,冬天則是三十天,蚯蚓吃完一張蚓床會自己遷移到另一張上,吃完的那張蚓床只需重新鋪上“糧食”即可。這些蚯蚓糞則像肥料一樣,定期撒進田裡面。每到重新翻地的時候,則要大量放進土裡。
義大利工匠沒想到在非洲竟然會看到這樣的農業處理手段,更讓他們意外的是,那些年齡到了不會繼續生育的碩大蚯蚓,會被加工成飼料,用來餵牛。看著那些面板雖然不好,但是體型巨大,身材壯碩的牛,義大利工匠們也不敢保證這些蚯蚓真的沒用。
就在此時,被侍從與侍女們帶走的小東西們參觀到了蚯蚓糞製造場。先是小東西們一陣嘰嘰喳喳的聲音,然後侍從和侍女們拿出手繪的兒童畫的蚯蚓圖片,給小東西們講述著。然後義大利工匠聽到小東西跟著喊著‘蚯蚓’,還反覆的喊。這下工匠才明白,那些穿著制服的不是侍從和侍女,而是學校的老師。這些黑人小東西既不是侍童,也不是哪裡來的黑人少爺,他們是學校裡的學生,穿著校服跟著官員一起到地方上來長見識呢。
看著蚊蟲亂飛的村落,看著茅草屋,還有那些傻乎乎的碩大的牛,義大利工匠相信這裡是非洲。可是看著每個黑人都有穿著還算是合體的衣服,腳上有鞋。還有一群群穿著校服,跟著老師,看著圖片學習辨認世界的黑人小學生。義大利工匠又覺得這裡與義大利村落的區別其實有限。
走了好幾個村落之後,義大利工匠發現非洲村落不僅僅只是從事養牛業,蚯蚓養殖業,那些相對比較肥沃的土地上還種植了大片的蔬菜。有闊葉菜,還有西紅柿這種義大利人很喜歡的蔬菜。還有些義大利人沒見過的蔬菜。午飯和傍晚的飯裡面就有這些菜餚,不是歐洲人喜歡的料理模式,而是中國的料理方式,味道相當不錯。
回到喀土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街道上的路燈亮起。12月底的喀土穆氣候非常宜人,青白尼羅河上河風怡人,岸邊的沿河道路上人影綽綽,看著他們的步伐,都從容。這些讓匠人們忍不住有種回到義大利的感覺。只是在城市的話,喀土穆並不能算是糟糕。
最後有四名工匠決定去尼羅河兩邊的地區參加提高牛皮質量的研究,韋坤對這個選擇很滿意。讓他更滿意的是他所作出的僱傭歐洲人的決定,東非對中國來說太遙遠了,遙遠到大家並不拒絕使用東非來的產品,但是大家根本沒想過要到東非來。但是想提高東非的實力,需要大量的人才。等著非洲黑兄弟上貢的童男童女教育到能用,至少得十幾年時間。這個空窗期裡面,他能利用的人力資源只有歐洲人。
韋坤覺得自己的運氣不錯,東非剛清洗了一大圈,東非的節度使王明山又很支援韋坤的看法,所以韋坤得以從容實施自己的打算。若是之前,韋坤想利用歐洲的勞動力,那是想都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