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用手握住那‘赤煙霞’寶玉,就有如此功效,看起來此物似乎不是作假了。
“哈哈哈!好!楚公子熊頦!寡人要重重賞你,你若有求,寡人無不應允。”姬夷的聲音都洪亮了許多,彷彿真的在逆著時光,朝著壯年的自己邁進。
楚河便躬身一禮,取出周王詔書道:“受周王之詔,封我為楚國新王。還請公借我三萬晉國精兵,返回楚國,奪回王位。”
姬夷聞言,頓時便愣住了,有些不捨的放下了手中的‘赤煙霞’寶玉。
儘管鬆開了這寶玉,他的臉色卻依舊紅潤,健康的姿態並沒有消退。
站在大殿之上的眾多朝臣,眼神更加堅定,看向楚河的神情中,也多了許多探究和貪婪。
“此事容寡人先與諸位朝臣商議一番。”看在長生靈藥的面子上,姬夷沒有一口拒絕,只是敷衍的態度猶在。
收禮不辦事這種事情,只要臉皮夠厚,自古有之。
楚河卻從袖子裡抖出一卷絹帛,雙手奉上道:“我還有治病良方獻上,還望公且閱之。”
還是看在長生靈藥的面子上,姬夷讓內侍接下了楚河的絹帛。
楚河說他有病,他是不信的。即便是真有病現在有了‘長生靈藥’,又有何懼之?
只是等到姬夷開啟絹帛,稍稍閱讀之後,表情就幾番變化,最後將這絹帛上的文字全部閱讀完後,便直接交給身邊的白髮內侍。
白髮內侍手指用力一抖,絹帛便徹底化為粉塵落下,誰也無法還原,知道上面原本都寫了些什麼。
“公子所求,寡人定當仔細思量,三日之後便會給你答覆。”這一次姬夷的回答要鄭重的多。
楚河拱手一禮,不再多言。
先是送禮,然後再指明瞭借兵於他,對於晉國公室的好處,最後三萬精兵這個數字,也是經過反覆斟酌的。
恰好卡在他所能控制,姬夷所能允許,六卿家族所能容忍的極限數值上。哪怕再多一千,變數都會呈幾何倍數上升。
第一百八十二章靈農智家(求訂閱)
在無數人火熱和貪婪的目光下,楚河離開了晉宮。
坐在馬車上,平頭哥駕著車,卻不是返回曲水院,而是直往六卿世家中的智家而去。
春秋中期,晉國鼎盛時代,六卿家族中最強大的當屬智家。
但是智家的侷限就在於,他們與晉國公室的關係太過緊密了,幾乎是一衣帶水,難分彼此。
故而當其餘的五家分別坐大之後,雖然同屬六卿家族,智家卻難免遭到了針對和排擠,雖然名義上說是六卿第一,實際上則早已有日薄西山之勢,在晉國內的影響力,一日不如一日。
楚河之所以去智家,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智家的支援,在借兵一事上助推一把力,更是因為智家同樣也是農家靈農一脈在晉國的領袖。
農家源於神農氏,歷史悠久,正因為如此,傳承極多,派系也繁雜,力量極為散亂,難以整合。
單單在晉國範圍內,大型的農家傳承就有三處之多。
而新田正是靈農一脈的主場,智家便是靈農在晉國的代表。
楚河想要學習農家的手段,智家就絕對繞不過去。
智家的封地在智邑,不過和其它貴族一樣,真正的家族中心,依舊是在新田。
只是與其它家族又有不同的是,智家在新田城內的府邸只能算是一個小駐地。真正的一大家子,則是居住在城西的山林之中,放牧靈獸,栽種靈花異草,販賣給天下豪族。
故而智家積累的財富也極為驚人,更是常常以上貢的名義,‘救濟’晉公。
在楚河看來,晉家最後為韓趙魏三家設計所滅,而幾乎沒有得到來自於晉公的支援,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人們通常會錯覺的以為,付出比索取,更有福報。
其實事實正好相反。
你付出很多的那一方,往往是最先背棄你,甚至想要你死的一方,因為恩大成仇。他們無法報答你的恩情,為免心中備受折磨,便只能送你去死。
而對你一直付出的那一方,才是始終對你不離不棄的存在,因為他們為你付出了心血,不想血本無歸。
這種概念,縮小了放在人與人之間,可用。放大了,放在家族、國家之間,也一樣有道理。
坐在車上,楚河浮想聯翩,等到車停下來的時候,智家便已經到了。
山腳下是兩株無比巨大的古榕樹,長長的樹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