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走的好青年——公差(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公安幹警),應當是人生一個非常大的滿足了。當然,不會有人想到這個被父親寄予“能夠披上警察服就此生足矣”厚望的孩子,長大後會如此超額的完成任務,成為了一個教科書式的歷史人物——民族英雄。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1節 岳家有男初長成(5)
。
雖然岳飛家在其剛出生時還有良田少許,但由於計劃生育工作未落實到位,隨著又多出了老五、老六兩張嘴(指岳飛三歲時,弟弟嶽翔降生),再加上天災人禍,生活水準急轉直下,由不用看老闆臉色的“自耕農”迅速淪為打工一族——佃戶。
點評: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岳父、岳母因循守舊。畢竟,那個時候還沒有“三口之家”的概念。在多子多福的誘惑下、在左鄰右舍的互相鼓勵下,大多數家庭都被貼上了“超生游擊隊”的商標。(如果按照前蘇聯的標準來打分,許多女同志都可以被評為“英雄母親”,所以說“岳母”也不算是非常過分)。
據說,岳母看著年紀輕輕卻已經皺紋爬上眉梢的岳父,曾經不無感慨地說:“還是隻生一個好啊!”
光陰似箭、歲月如流,隨著時光如白駒過隙般的流逝,那個襁褓中的嬰兒在一天天長大,很快成為了一個“小頑童”。
通常人們都比較格式化地認為岳飛小時候一定長得很待人親,其實不然。
據不太可靠的訊息講,岳飛小時候長得不是很現代,眼睛不太大,如果離得稍微遠一些很難看清到底是睜眼還是閉眼;就連鼻子長得也不太爭氣,鼻頭稍微有些發鼓。不過還好,比成龍的要小一些。
雖然姿色一般,但岳飛卻是一個比較好搞怪的小男生,有點象《我愛我家》裡的劉星。
有一天,岳飛的母親到自家雞窩裡去撿雞蛋,居然看到兒子趴在雞窩裡算算數,腦門上還頂著兩根雞毛。氣得岳母大叫:“別學愛迪生了,趕緊回家。”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1節 岳家有男初長成(6)
教育學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父母的一小步,就是孩子的一大步”,而人們也通常習慣於從成功人士的童年尋找他們成長的DNA。岳飛的父母雖然都是普通的農夫、農婦,但他們卻用實際行動彌補了學歷的不足,堪稱那個時代的教子模範。
嶽和,是一個比較雷鋒的好社員,雖然自己家裡生活也比較艱辛,但卻經常接濟生活更加困難的左鄰右舍(父和,能節食以濟飢者)。即便是遇到欠帳不還的,只要不是耍賴,的確因為揭不開鍋的問題,也一般會按照呆死帳自己給核銷了,很少因此而與人理論(世其財者不責償)。
有一天,隔壁的劉二孃來岳家借點下鍋的米。要知這劉二孃可不是一盞太省油的燈,曾經為了些許小事將“老和”說成是“笆上糞、屎裡蛆”,罵了個狗血噴頭。可“老和”居然跟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似的照借不誤。感動得劉二孃一副痛改前非、悔不當初的樣子;“老和,下次我罵你的時候,一定輕點”。
雖然對鄰居講究寬以待人,但嶽和對於兒子的要求也和今天諸多望子成才、望女成鳳的父母一樣,要稍高一些。
第1節 岳家有男初長成(7)
岳飛的母親姓姚,是岳飛生平中的第一個文化教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啟蒙老師。宋代農村沒有學前班,至於“掃盲班”就更別想了。姚氏(註明:由於萬惡的舊社會重男輕女現象十分嚴重,再加上還沒有“婦聯”當家作主,所以絕大多數女同志都被剝奪了擁有“姓名”的權力。因此,我們只能姑且稱其為“姚氏”)就用當時比較流行的《百家姓》來教岳飛讀書寫字,武裝其頭腦。由於買不起筆、墨、紙、硯,姚氏便以柳枝為筆、大地為桌、河沙為紙,教岳飛讀書寫字。
岳飛獲得文化知識的另一個途徑,便是“冬學”。所謂“冬學”,就是宋代農村在冬閒的十月到十二月,或有一些書生們為了證明“榜上無名、腳下有路”的道理,而自費開辦的學堂。上不起學的農家子弟可以在那裡讀《百家姓》、《千字文》之類的“村書”。 。。
第1節 岳家有男初長成(8)
當嶽鵬舉粗通點文墨之後,也養成了愛買一些暢銷書的好習慣。為此,岳母不得不每天揪著耳朵提醒他:“我說鵬舉啊!省點錢花,買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砍價,如果不打折的話就買盜版的。”
據《宋史 岳飛傳》中記載:“少負氣節,沉默寡言,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