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乘車的至少都是某國信使,也有昭叔顏的友人,轉馬頭來並肩同行一段敘舊。
豐隆趴在車蓋上面,呼呼大睡。
車行到侗昌城外時,正是小城幾個月中最熱鬧的日子。數百名光著腳的男人站在城牆下,看巫官行祭祀。
人群阻斷了進城的道路,馬車轉到樹蔭下等待。
巫咸娃娃坐在齊燕妮肩上,解釋說:“建造城牆,每段牆址都應當獻上足夠的祭品,以使建築順利,以後也不遇到地震。”
“可是主持儀式的人,跟我們的服裝都不一樣呢!”齊燕妮站在車上,踮起腳尖眺望著。
“那是巫官。與我們這樣的巫覡不同,巫官由國家委派,並且世襲。他們衣裳的顏色代表任職種類。”
“這樣啊……”
齊燕妮心不在焉地回答。她小心翼翼看向昭叔顏和豐隆,一人靠著樹小憩,一人正在傘蓋上面曬太陽。
嘿嘿。
把昭叔顏的袍子搭在頭上遮住髮絲和額頭,一伸手捉了巫咸娃娃,她悄悄溜下車,往人群中跑去。
“巫蘇,你要去哪裡?”娃娃吃驚地叫起來,立刻被齊燕妮用一根指頭堵住了嘴。
“噓!我要去看祭祀!”
古代的、貨真價實的祭祀活動啊,可不是她亂舞亂跳的那種哦!她好奇得很,早就想親眼看看了!
娃娃掙扎著,想告訴她女人不可以靠近城防工程,那是大忌諱!但這根指頭對他來說太強大,根本就移動不開……他只好淚眼婆娑地被綁架了過去。
剛鑽進人群,就聽見那種惡劣的古代口音了。
人們唧唧喳喳地議論著,以往獻的祭品不大好,所以工程都不順利,土方要壓很久,在路上還會自己裂縫。牆建完了以後又老是遇到倒黴的地震,或者經不起洪水一衝。這回給社神的禮物應該要更好一點才行。
社神?
——根本沒聽說過的神仙嘛!
其實社神名氣很大,不過得翻譯一下,大家才認識他/她。皇天后土,這個詞兒熟悉吧?裡面的“后土”,就是社神,后土又稱土正,是管土的,跟吳回這個司火的火正差不多,地位還要高一些,居五正之首。
齊燕妮擠到前排,從袍子的縫隙裡面看出去,見牆邊挖了幾個坑,一頭小豬在坑邊拴著。估計是要殺掉它來祭天吧,怪可憐的。
主持儀式的巫官是男人,長得尖嘴猴腮,既沒戴面具,也沒穿羽毛裙子。
他看上去高興得很,舉起一個銅壺,說:“今次我們加大了禮物的數量,除了牛肉,還準備多埋一口豬和一袋小米,社神一定會十分開心!”說著,他把那壺酒倒進坑裡。
不知何處傳來叮叮咚咚的器樂聲,響過之後,巫官又扯起嗓子喊:“以往都送小孩給社神差遣,但這次我們的戰士討伐蠻夷得勝歸來,實在是很大的喜事,所以破例送上幾個成人!”
聽到這樣說,觀禮的人也個個興高采烈。小孩不值錢,成人貴一些,更好的祭品會讓神靈越加高興,這段牆的修葺工作興許能因此緩個十年八年呢!能多休息,多生產,自然是最好的了。
一片歡呼聲中,齊燕妮卻懷疑著自己的聽覺。
剛才那個巫官說,送上幾個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