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目前閨中最流行的樣式,但丁霜霜的行為對不上這身衣裙,走路步子太大總踩裙角,抬手又抬得過高半條胳膊都露出來了。
喬玉彤對此是慘不忍睹,忙著打發向她請安的林秀君快回去。
而五天之後再見丁霜霜,她穿了件碧色的絲羅裙,說話時學著用團扇掩面,不知道她身份的還真會以為林家又多了個淑女。
喬玉彤這回笑得滿意,讓林秀君和丁霜霜“多親近親近”,林秀君於是天真的和丁霜霜約好一起抄經文,結果丁霜霜沒來。
“那位丁姑娘,和夫人真是寸步也不離呢,夫人待她更比親女兒還親。”沈姨娘絹扇輕搖,看似不經易的對林秀君說道。
林秀君手上也是一把新絹扇,扇上畫的是天真爛漫的少女捕蝶的圖畫,與沈姨娘那把畫了兩個白胖童子捕蝶的絹扇全是林老爺送的,送女兒送小妾當然沒忘了繼室正妻,他送喬玉彤的是畫著貴婦人逗鸚鵡的圖案。
絹扇上不同的畫代表不同的意思,沈姨娘不知道喬玉彤看這白胖兒子在姨娘手上,自己卻只能閒著逗鳥玩是什麼心情,但不好受是肯定的,沈姨娘心裡高興倒也沉住氣不向夫人炫耀,不過面對十四歲的小姐時難免有點飄。
林秀君可笑不出來,的確,依常理,十幾年沒生並且當初是讓人下藥的喬玉彤能生兒子的可能性,與年輕身體好的小妾相比,若換了一年前的自己,也會認為後者更能為林家傳宗接代。
另外,上門打秋風的便宜遠親和林家正經嫡出大小姐,誰的將來會更好似乎也一目瞭然,可世事偏就無常…
“沈姨娘,我要回繡樓了,曬的佛經這一會兒也該幹了,你不是要學唸經嗎?和我一起回去吧。”林秀君是算好時間開口的。
沈姨娘可沒有吃齋受苦的決心,她想得是好吃好喝更容易生兒子,那唸佛不過是哄林老爺的話。
“沈姨娘你一定得和我一起回去。”林秀君不讓沈姨娘拒絕,她今天這時間特地在花園見沈姨娘為的是什麼。
第四章 誘之以利
沈姨娘進林家這段時間,早知道這當家夫人是笑裡藏刀的那種,本來以為在這樣的繼母手裡長大的林家嫡小姐,肯定早被養成了個傻子。
但進了門她逐漸發現,喬玉彤是總攔著林老爺與女兒親近,可林秀君在林老爺心中的地位絲毫不下降,她就常聽林老爺誇女兒懂事,越來越像亡妻。
對林老爺的原配喬玉蘭,沈姨娘挺好奇佩服的,這沒了多少年的舊人,在新人不斷的情況下還始終在男人心中保持美好的一面,一定是個有本事的女人!
姨娘從不會和正妻成同盟,在林家光靠林老爺的寵愛也不夠,沈姨娘就想著目前林家唯一和她沒有利害衝突的只有林秀君了,林秀君又得林老爺看重…
沈姨娘接近林秀君是存了利用挑撥的心理,可接觸得算是比一般人近了點,她發現這位大小姐根本看不透,說林秀君聰明吧,這位大小姐對繼母那叫一個恭敬孝順;說她傻吧,林老爺的注意力還在女兒這邊,喬玉彤無論怎麼轉移都無法讓林老爺忘記這個女兒。
但像是今天這樣,林秀君用命令的語氣說:“姨娘你一定得和我一起回去繡樓。”這真是頭一回。
的確,姨娘是奴婢不能拒絕主人或小主人的命令,但沈姨娘記憶裡林秀君向來對她和別的姨娘比喬玉彤還客氣,今天怎麼…
沈姨娘怔了怔才恢復平常的笑臉:“是,那奴婢就和大小姐一塊走,沾沾光…”
林秀君絹扇輕掩面,看著依然天真爛漫卻好象又帶點狡黠:“姨娘原來就說秀君的繡樓有菩薩保佑的,秀君當然不會讓姨娘白去的…”
“……”沈姨娘總覺得這話裡還有話,她有心不去,但想著這大小姐如果向喬玉彤說一句姨娘不好,喬玉彤一定非常樂意借女兒的不滿趕走自己的敵人,林老爺也不會正妻嫡女全得罪來保一個小妾。
沈姨娘重新認識到,果然她才是這林家最勢單力孤的可憐人。
“聽說姨娘也是書香門第出身的,會讀書會吟詩?”林秀君看沈姨娘願意和她同行,態度是明顯好上幾分。
沈姨娘更猜不出來,更小心翼翼:“讓小姐見笑了,奴婢家裡只是略有幾畝薄田,根本無法請先生進來教女孩子唸書的,只是奴婢的外祖父屢試不第倒認識幾個字,教了奴婢的孃親會看書,奴婢就是和自己的孃親學了一點兒…”
沈姨娘家裡是務農的,因為她父親久病纏身幹不了體力活又離不開藥,為了家人沈姨娘才進林家當妾的,沈家父母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