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3 / 4)

小說:明末皇帝分身 作者:人生幾何

工商!不是與地主利益集團同流合汙的舊工商,而是新的工商利益集團!或者說,這個新的利益集團是資本!”

“資本降臨世間,也不知道是禍是福?”

“奴婢也不知道,但是資本恐怕是比地主官紳更龐大的力量,一旦壯大,便絕不肯退出歷史舞臺。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皇權如果不能與資本同流合汙,只會被日漸壯大的資本碾壓成碎片!”

第二一三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

南京。!工業小區。

眾多宦官、商人慷慨激昂的致辭,破土動工儀式正式開始。工業小區,拆遷皇城所建,土地算作皇帝的私人股份,與工商資本合資辦廠。這種舉措,無疑是千古未有。但是,經過宦官們和藹的宣讀聖旨,充滿冒險主義精神的新興工商資本,開始充滿信心。

一般的商人,需要投靠官員作為靠山。而與皇上合股,那麼皇帝豈不是他們的靠山。這麼一想,商人們念頭通達了。

李慎之擦乾了額上的汗珠,笑道:“工商之利,十倍於農桑。宋朝時,偏安江南,也能夠歲入1。6億貫。若我大明,能獲得宋時財政,有生之年,中興有望。”

站在李慎之身邊的,卻是崇禎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王承恩。

去年十月,李慎之便奉命到南方組建皇家紡織江南分公司。分公司設立在松江府上海縣,起初的成本不過是50萬兩。但是,憑著公司紡紗機的技術優勢,再加上在江南棉花產地就近採購原料,更令江南分公司的布匹生產成本低廉。每匹江南分公司產出的棉布,價格僅僅0。4兩銀子。而江南分公司低調行事,僅僅透過自己建立布莊銷售網點的形式出貨,每匹布的價格0。6兩左右。如果一次性購買兩匹,只需1兩銀子。

這種非常保守的經營策略,也使得江南分公司短時間內賺到了30多萬兩銀子。並且,在松江、蘇州、杭州、南京都有自身的銷售網點。

更巨大的成就是,李慎之在南方不斷扶持棉農。提前支付少量定金的方式,與數萬名棉農簽署了銷售合同。等到明年棉花成熟,南方分公司將會獲得幾千萬斤的廉價棉花原料。事實上,透過商人的渠道採購棉花,一斤棉花是要70~150文錢之間。而實際上,棉農將棉花出售給採辦商人,一般只有30~50文錢一斤。

三斤棉花製造一匹布,原料的成本其實可以壓縮到150文錢左右。而人工成本、機器折舊成本。再消耗200文錢。也就是說,透過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棉布的生產價格可以降低到350文錢。按照棉布的600文錢一匹的市場價,還是有250文錢的利潤空間。

但是,明末的棉布生產者。多是一些機器非常落後的手工業者。紡織工廠的管理者們。也沒有工業的思維,而是將棉布生產過程認為是農業生產的延續。眼界決定了他們,並不重視改進機器和提升管理、採購的效率。

而李慎之經過了思想的蛻變,已經逐漸擁有了工業資本家的思維。

王承恩一身常服。道:“皇上自是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大力鼓勵工商發展。對了,聖上昨日與雜家商議,說解開黨禁,准許公開結黨。閹黨、東林黨。在官府登記備案,提出自己的明確政治主張和發展方式,便可以公開發展。慎之老兄,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李慎之皺眉道:“如此一來,東林黨豈不是如虎添翼,實力大漲!”

東林黨早期是起於東林書院,由於東林書院出身的官員,不斷的提攜東林黨後進在科場、官場平步青雲。透過這種抱團發展,使得東林黨對於其他的朋黨。具備了壓倒性實力。

再後來,東林黨人甚至控制了南方的科舉考試,安排越來越多的東林黨關係戶在科舉考試中一路過關斬將。甚至,崇禎年間某次科舉考試,考試還沒有開始。東林黨人已經將部分考生的名次預訂下來。

當然,東林黨人權勢滔天,也一概否認自己朋黨性質,僅僅認為自己是一批志同道合的“清流”。甚至恬不知恥說什麼“君子朋而不黨”。

王承恩微笑道:“東林黨能夠公開發展,我黨同樣也能夠合法化。畢竟。我當背後還有陛下的支援!”

李慎之點頭道:“只是,我覺得我黨的名字與宗旨似乎越來越不協調。”

顧問黨,僅是肖圖白臨時起意,考慮不周的產物。發展至今,黨員人數已經5000餘人。黨員成分,主要是以商人、軍人、工人、宦官為主。雖然不像東林黨那麼在朝野中隻手遮天,但是藉助特區的經營和皇家新軍的軍權,也是一個不容忽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