禎十年五月中旬,天津進入了農業收穫季節。根據統計,葛沽糧食獲得巨大豐收,馬鈴薯收穫450萬石,紅薯150萬石,稻7萬石、麥5萬石、棉花600萬斤。雞45萬隻、鴨20萬隻。單純從糧食生產而言,葛沽農場今年的收成,足以令150萬人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當然,在肖圖白眼裡,糧食除了保證生存之外,不外乎是原料和資本,最大的用途是保證工業生產的順利進行,以及保證產業資本的增殖。
稻、麥這種精細的糧食,主要留作儲備糧,供應經濟特區軍民的糧食消費。雞鴨則是供應當地的肉食消費。
至於馬鈴薯和紅薯,僅僅是粗糧。在饑荒時期,用這些廉價、高產的粗糧救命,但是隨著特區糧食儲備越來越豐厚,這些粗糧主要的用途用以向市場拋售,換取工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原料。
事實上,馬鈴薯和紅薯跌價,已經令肖圖白瞭然於心。不但是因為特區今年糧食豐收超過去年2倍,更重要的是去年銷售的馬鈴薯和紅薯,至少有10萬石以上,被一些有識之士當做種子採購。
所以,今年天津、山東、直隸等地,馬鈴薯和紅薯新增播種面積,至少是30萬畝以上。根據錦衣衛在各地走訪調查,由於沒有肥料技術配合,那些地主們新播種的馬鈴薯和紅薯,一般的畝產只有5石左右。
而葛沽的大農場中,掌握“仙家肥”配方,從播種到植物生長期間,全程的施肥。足夠的肥料、完善的農田水利、專業的農場技術人員。這一些列的因素,使得葛沽農場所播種的馬鈴薯和紅薯平均畝產達到20石以上。
憑藉著先進的農業技術,天津經濟特區雖不敢說全民奔小康,但是至少已經實現了全民溫飽。
當然,肖圖白並不滿足於此,對於葛沽農場的負責人楊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