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1 / 4)

小說:春秋小領主 作者:尋找山吹

公子圍絕望了,他本想透過這句巫咒般的誓言,用心理暗示術摧殘聯軍的信心,但沒想到趙武卻用來激勵自己計程車卒,讓他們對楚國保持警惕。

在古代,“兵”這個詞既是指兵器,又泛指武備,還可以是戰爭,同時也是指士兵,四層意思相互遞進又相互替代。孟子談到戰爭時曾說:“內無法家弼士,外無敵國外患者,國恆忘。”人類乃至動物社會,戰爭根本就是不可或缺的“國家社交”要素,不但有其優勝劣汰的正面意義,而且根本不可能徹底消除。和平固然美好而珍貴,但真實的歷史上,正因為各國弭兵,敵國外患的威脅減弱,大約20年後,各個諸侯國紛紛掀起了內部動盪的波瀾,此起彼伏,不可終日。

孟子所說的話,其實是對士燮所說的話的繼承。士燮曾說過,做為一個國家,不可能沒有外部的敵人。一個國家只有時刻替自己尋找敵人,才能凝結內部力量對外拓展。否則,他們將陷於內鬥。士燮的主張,再加上趙武的戰略緩衝區理論,那就是完整版的“門羅主義”。

而門羅這位戰爭販子所提出的:不斷尋找外敵,以及建立戰略緩衝帶的思想,其實春秋人早已經提出了,但後來,人們對這一主張又都遺忘了,甚至包括原本門羅所闡述的戰略觀點,也被人刻意遺忘。現在中國人想起門羅,只是記起門羅提出的“現實手段”:胡蘿蔔加大棒。

且讓門羅主義見鬼去吧!趙武的橫空出世,使得綜合士燮與趙武主張的晉國,現在有了完整的國家戰略觀念。這次戰爭中,趙武完美的構建了自己的南部戰略緩衝帶,忠實盟友鄭國與宋國的強大,使得晉國能夠依靠這兩國的力量,徹底遮蔽來自南方的隱患。

盟約的簽署意味著戰略目標的實現,趙武心中很快樂,他毫不在意公子圍的威脅,相反,他還把公子圍的威脅當做一種警告,用來提醒晉國人永遠保持警惕……

在場的各國卿大夫看到趙武的行為,他們感慨的無以復加,不知道該如何評價趙武的這番舉動。說趙武胸懷博大,根本不介意楚國人的威脅吧?但他最後讓侍者高舉著楚國人書寫的八個大字,繞場展示一週,那時候趙武眼中分明透露著濃重的輕蔑,那股輕蔑姿態幾乎要流淌下來,不僅聯軍統帥感覺到了,連楚國人也感覺到了。

不提楚國人怎麼沮喪的走出晉國的軍營,曾經的超級大國,現在已經無關緊要了。隨後,趙武命令從人收起盟約,下令:“全軍開拔!”

早已急不可耐的聯軍們開始逐步撤退了,最先出發的是魯國的軍隊,齊國的軍隊尾隨其後,然後是衛國的軍隊,再然後是諸侯小國的軍隊。等到他們都出營後,晉國的軍隊動了,由趙武帶領晉國先驅魚貫出營,整個隊伍的後衛是宋國與鄭國的軍隊。

中行吳與範鞅送走趙武后,兩人回到軍營才發現,趙氏家臣東郭離並沒有隨大軍撤退,他依舊在軍營忙碌著,見到他,中行吳詫異的問:“你怎麼不走?”

東郭離露齒一笑:“元帥之前說要修建一座令楚國人印象深刻的建築,那所謂的“塔吊”是糊弄其他聯軍統帥的,元帥真實的想法是,打算在江邊修建一座巨型神靈雕像,這座雕像將兼做燈塔的用途,它將俯視郢都,作為盟約監督的神靈,以便讓楚國徹底畏懼。”

中行吳聳聳肩,說:“盟約已經草簽了,剩下就是雙方商議盟誓的地點,以盡盟誓的細節了。既然雙方已經簽署了盟約,我們明天不免要開放楚都的封鎖……既然你打算在江邊修建燈塔,不如我們明天就撤到江邊,大軍沿你的建築工地紮營,你看如何?”

東郭離點點頭:“在江邊紮營,恰好可以方便我們沿江輸送補給物資。但這樣一來,楚國的都城就少了監控人員,我們紮下的這座大營不免要廢棄了。不如,下軍佐將軍隊分做兩支,以小部隊駐紮在郢都城下,大部隊則退往江邊。才是穩妥的處置辦法。”

中行吳點點頭:“東郭離,你雖然是個商人,但對軍事也很在行啊……你的建議很好,不過,與其在郢都城下只駐紮一支小部隊,不如將兵力平均分配,以便彼此呼應。範鞅,你和列國聯軍分別立營於郢都城下,我帶領大部隊駐紮江邊。如果你們這裡受到攻擊,可以點燃烽火,以便我隨時救援。”

所謂聯軍,就是各國派來的雜牌部隊,他們將與晉國部隊聯手監控楚國都城,直到雙方正式締約完成,這也是“城下之盟”應該走的儀式。

範鞅立刻響應:“沒錯,這座大營現在對我們來說太空曠了,不如我與聯軍分別在這座大營左右紮下兩個稍小的營盤,而這座營房乾脆就出售給商人吧!咱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