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嬰的車右、家臣高昭子(高寮)也是齊國著名人物。孔夫子前往齊國求仕時,為了接近齊景公,曾做過高昭子的家臣。他也在替晏嬰留心農田事務,晏嬰注重的是晉國的耕作方式,高昭子比較注重細節,他指著遠處另一塊農田,詢問:“那處農田種的彷彿不同,那是什麼?”
嚮導瞥了一眼,回答:“那裡種的是牧草,還有豆鏺,那些豆子也是當牧草種植的,但人也可以吃,另外還可以榨油,據說這些豆子炒著吃,噴噴香,但可惜它們數量較少,當然,主要是戰馬的胃口太大。除了種子,剩下的豆子全部用來榨油,榨油後剩下的豆鏺全讓馬吃了,連我都還沒有機會嘗一嘗炒豆子呢!
正說著,一支長長的車隊與齊兵擦肩而過,這支車隊由一支騎兵護送,車中運送的都是鐵器,車轍很深。晏嬰揮手命令自己的兵車停下,他靈活的跳下戰車,走到這些貨車身邊檢視一下。護送的晉國騎兵警惕的望著晏嬰,嚮導拿出一個身份牌,衝護送的軍官晃了晃,護送的軍官立刻擺了擺手,士兵們隨即取消了警戒的態度。
晉國的貨車走得很慢,不時的還要士兵們上前推一下。晏嬰身體矮,他走到戰車邊,高大的車廂擋住了他的視線,於是晏嬰一跳一跳的向車裡張望,這動作很滑稽,令押運的晉國士兵憋不住偷樂,於是那名押運軍官乾脆讓貨車停下,任由晏嬰檢視。
“我的命令是要求今晚把東西送達師部,時間足夠,請大人儘管觀看。”幾輛車拉的都是農具,一車鐵鍬頭,一車鋤頭,還有一些草叉,砍刀、鐮刀,晏嬰看完這些,好奇的轉身問押運軍官:“這些東西,是打算分發給當地農夫的嗎?”
押運軍官恭敬的回答:“不錯,這是家冢齊策大人在蔡國新冶煉的農具,但因為蔡國礦場改造不徹底,沒有石炭作為助燃劑,冶煉的溫度不夠,這些鐵器鋼火併不好,只能做農具。當地人現在還使用木製的農具,偶爾有青銅農具,不過青銅比較軟,使用之後容易彎曲,以至於農田效率太低,所以需要給他們重新配置農具。”
說完,那名軍官又畫蛇添足的補充:“以前已經發了十幾車農具了,再有一個月,這裡每一家農夫都能擁有一整套農具,明年他們勞作的速度,以及效率,都能大大提高。”
第二百三十三章 鐵壁囚籠鎖大江
晏嬰這時不由得感慨齊國。當初吳國公子季禮說的話曾在晏嬰心中引起強烈的共鳴。而無論是真實的歷史還是現在的歷史,齊國在挑戰晉國並戰敗之後,沉重的徵稅負擔使得他們不得不猛烈壓榨自己的屬民。在這種情況下,大貴族們還為了追求奢華的生活,更加無所不用其極的盤剝領民。這當中,趙武起了很大的推波助瀾作用,比如趙氏發明的許多新生活器具,就使得齊國貴族傾家蕩產的去追逐,齊國的百姓因為沉重的壓榨而苦不堪言,整個齊國一片末世景象。
相比起來,這片被佔領土上,那些農人全家都有整套的鐵製農具,雖然生活苦了點,什麼權力都被佔領軍所代表。但以前,他們的國君也沒給過他們任何權益。而他們現在的生活,連齊國許多下層武士都比不上。
這三縣之地,畢竟是原先的姬姓封地,重歸華夏後過上這樣的生活,想必更能激發當地百姓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期望。這也許就是蔡國賢人聲子所說的:讓每個人都有超越自己所出身的階層,給每個人透過正常途徑向上爬的機會,社會才能充滿活力。
這一刻,口齒伶俐的晉國嚮導也心滿意足的回答:“家主曾在“白馬之誓”之後,告誡家臣:與其讓人心懷怨恨的勞作,不如讓人心中懷著一份對對未來的期望。而未來的期望,就是能改變自身所處階層的可能性,這點兒,足夠讓奴隸用生命與鮮血去奮鬥。
這裡的奴隸,我們之前已經告訴他們了:他們為我晉國勞作三年,能夠重新獲得國人身份,優秀者可以選擇回晉國成為有國民待遇的自由民。也可以選擇留在當地,作為我晉國的自由民耕作一份屬於自己的土地。今後這片土地將由我晉國長久佔領了,留在當地的人將獲得晉國“國人”的待遇,受我晉國的庇護。因為這份承諾,當地百姓逃亡的很少。養城的養由基三子養灼見了這種情況,曾感慨說:當初這些人屬於楚國的時候,都不曾有這樣積極的勞動自覺性。”
晏嬰翻了個白眼:“當初這些人在楚國的時候,何曾得到過免費的農具?晉國人如此慷慨,難怪讓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望。趙武子會收買人心啊!幾副農具就讓當地百姓對他死心塌地,今後,哪怕原來的貴族重新回來,恐怕當地的百姓也不會跟他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