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3 / 4)

小說:山海傳說2 作者:花旗

面色略有怫然。典韋反有些不好意思,抱拳道:“你是銀髮郎君的叔叔,他是君王之兄弟,那你自然也是君王之長輩。若非得剛才口諭,我也就開了門。”鍾月敏冷笑道:“說此話便有些不識羞。你開始要是真能讓我們進入,奈何揮戟相向?”典韋臉色微紅,高聲道:“各有各的難處,誰也休要責備誰?”雙戟朝胸前交叉碰格,“噹啷”錚鳴,道:“諸位,傳令官于禁之言,你們也聽見了。誰要想進城,先得勝過在下手中的兵刃,若不能取勝,便即請回。”神態威猛,氣勢睥睨。眾人不禁又是大吃一驚,想不到城牆之上喊話之人,便是昔日魏國另外一員名將於禁。此人文武全才,素為曹操所重,唯獨最後帶龐德出征,為關羽用計水淹七軍被擒投降,未免失節丟了顏面,反被後人嗤笑。鍾月敏聽典韋叫陣,手握紅纓長槍,真是猶豫不決,心想自己再覆上陣和他廝殺,縱然使盡渾身解數,怕也抵擋不了對方十招。典韋武功,確有獨步絕巔之妙,非但氣力甚大,世間罕有,而且招法也精湛高明。,

青衣嘆道:“戰死之魂,往往胸銜一股怨念,不得超度。古狐侄兒遊歷九州八方,閱讀佛道經文無數,造詣頗深。想必是他經過附近,看見你們苦楚,於是將你們解救出來,又築城為營,供汝等棲息安身,所以你們感激涕零,願意奉他為君主,效力聽命。”典韋咳嗽一聲,道:“不錯。”青衣嘆道:“說來也怪,青衣觀附近,倒有不少三國名將,我觀中卻也有幾位。”言罷拍拍巴掌,幻出一隻白鴿,囑咐道:“你回到藏書樓,告訴金龍侍者,教他去觀中請來那將軍。一人把持箏舟,頗不容易,我再賜你一張法符,變化夥計,陪他一併運駕。”說完話,摸出一張黃色符籙貼在白鴿身上,鬆開手,鴿子展開翅膀撲騰騰飛走了,直躍而起,轉瞬掠過崖頂,不見蹤跡。

典韋放也不是,趕也不是,索性摸著城門前的一塊石獅子,順著它的鬃毛輕輕一拍,那石獅子登時便活了,仰天咆哮一聲,前腿跪下,教典韋坐上。于禁提著一柄大刀立於垛堞之後,神情陰沉,他雖非戰亡,卻是從蜀國被送回魏國之後,在曹丕奚落之下鬱鬱寡歡而終,是以胸中的一股怨念尤盛。在其旁邊,旌旗之下,尚站立數百人,觀之穿戴,雖然都是披戴鎧甲,卻和本朝官兵服飾不同。穆雙飛奇道:“小叔,典韋于禁亡故之地,皆不在青衣觀附近,如何他們的魂魄,卻能離開殮葬之地,遊蕩受困於此?”紫姬道:“是啊,若論常理,肉身埋殮之地,便是未得超脫之魂魄受到拘禁之所。”青衣道:“常理而論,自然如此。不過要是有人超度亡魂,偏生又未能完全超度,那亡魂便可脫離肉體墳冢,在各地遊蕩。”等了片刻,不見來人,那典韋有些不耐煩,叫道:“你們欲拖延幾時,搬來的救兵究竟在何處?”青衣道:“我觀中的客人,來此有些路途,稍安勿躁。”鍾月敏道:“你要是害怕,便早將城門開啟,我們便再放一隻鴿子回去,叫人家不要來了。”典韋虯眉挑張,呸道:“我會怕?你少使激將法。”遂閉目坐在獅子上,雙臂抱著短戟,養神安息。

過了片刻,忽然城門大開,于禁繃著臉,抱著一條綢緞圍裹的長條物什出來,欠身施禮,道:“鎧甲在身,不能全禮,請青衣觀主見諒。”青衣淡淡道:“不知於將軍有何指教?”典韋雖和于禁同守常春之城,卻厭嫌他投降變節,因此彼此不和,見他從身邊走過,也未太搭理。于禁冷冷道:“君王怕觀主在此寂寞,又知觀主也是喜好風雅之人,遂令末將借上一具古琴,觀主大可操琴奏樂,以為打發時光之用。待後面進入城中,見得君王,再把持琴歸還不遲。”將古琴隔著前面一塊灰白色的岩石上,轉身即走。典韋沉不住氣,喝道:“於將軍,你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待後面進入城中’?難不成我便會輸給他們請來的救兵?”于禁道:“典將軍,末將只是轉達君王原話,和我不相干的。”闊步邁入城中。那城門倒沒有再關上,從裡面搶出兩列兵卒,排成雙翼陣法,守在典韋背後。青衣揭開綢緞,抱起琴仔細觀看,笑道:“此琴雖年深月厚,然泛泛無名,可是製作工藝莫不精細,足見匠藝之人也是甚用心的,在普通市鎮要花上數十兩銀子吧?”撥了兩個音,席地而坐,以膝撐琴,果真悠哉遊哉彈了起來。穆雙飛呵呵一笑,摘下腰間神簫,趨節踩奏緩緩呼應,正是一曲《醉漁唱晚》。眾人聞之,莫不如痴如醉。須臾青衣琴聲陡換,卻是《百鳥朝鳳》,穆雙飛簫聲跟著婉轉而行,一時之間,周圍許多鳥兒紛紛飛來,上下舞動,圍繞著兩人飛旋不停,恰到好處地啼鳴,如若唱合,蔚為壯觀。紫姬見鍾月敏兀自有些心神不寧,輕輕拉扯她的袖衽,柔聲道:“別急,我們先聽琴。”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