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什麼樣?”
“你說的我也明白,可是我卻怎麼樣也無法改變想法。”
“站在你的立場,確實如此,失去了母親的童年是不幸的。換作是我,可能也會這樣吧。可是這樣又能怎麼樣?能讓你母親復活嗎?能讓你高興嗎?恐怖就算你恨你父親,你也不會快樂吧。不如試著接受。你失去了母愛不是你的錯,你的錯是自己拒絕了父愛。”
揚黃子江都沒想到自己能說出這麼有哲理的話,說完後太為自己感到自豪了。看到曲李香暘沒有說話,揚黃子江又想到一句有哲理的話。
“你沒有辦法改變已經發生的歷史,但卻可以嘗試改變還沒發生的未來。人生未必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但卻可以嘗試用自己的雙手去把握。”
太帥了,揚黃子江感覺自己就象是劇本里面的哲理男,一副高大的樣子在教誨眾生。
曲李香暘終於說出了曲林建中的電話,揚黃子江也識趣地離開了。今天知道了一個別人的,還做了一回聖人,感覺好極了。
等晚上估計曲林建中下班後,揚黃子江偷偷打電話給曲林建中,希望他能教自己擒拿。曲林建中也明白說明,不是他不願意,而是要徵得家長的同意。就是說,只要揚黃子江的父母同意,曲林建中就可以教。
揚黃子江的父母能同意嗎?結果是預料一樣的不同意。他們認為揚黃子江現在的年齡最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學得越多越容易出事。就算將來做警察,也不會讓揚黃子江做有危險工作的。
揚黃子江是徹底被禁足了,除非和父母一起出去,否則甭想出去。爬牆是不可能的,高牆還有監控,保安已經得到囑咐盯住揚黃子江。
那就約人來吧,這個沒有被禁止。光頭牛和胡想一刀,和他們見面講光榮負傷的經歷,那絕對倍兒爽。
其實見血那並不是沒有經歷過的,光頭牛和揚黃子江經常打架的人。雖說學生間打架大多數講規矩不動刀,但混混打架就不講究這個了。
但為什麼都沒有象救人那樣帶感?就是因為性質不同。從道義上講,打架鬥毆雙方都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對於尋常百姓來說都是壞蛋流氓。
但是見義勇為和英雄救美就不一樣,在道義上站在了大義正氣的一方,所以得到的感覺是有所不同的。別人的讚揚和欣賞,最重要的是父母雖然不同意,但眼中驕傲的眼光還是能讓揚黃子江感覺到。
除非是天生的壞人或者沒有是非觀念的人,否則都會有揚黃子江的感受。揚黃子江雖然愛打架鬥毆,但純粹是年少熱血,並非天性邪惡之人。光頭牛同樣也是如此,野性多一點,但還是有是非觀念的。所以光頭牛聽了經過後也是羨慕不已。
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人的本性。胡想一刀從中也看出了兩人的本性,本性不壞如果往好路上走還是好的。
這就是師傅讓我學三本經書的目的吧。看自己知己,看別人知彼。以別人為鏡,照鑑自己。以自己為鏡,監督自己。
“可惜啊,那個刑警還是不願意教我擒拿。”
聽到揚黃子江的話,光頭牛也認為可惜。
“可是我認為刑警說得不錯啊,難道你們真認為學會了擒拿就真的可以空手對白刃?”
“那總比沒練過好吧。”光頭牛說。
“可是你怎麼肯定你學會了擒拿不親身去試試?萬一子江學會擒拿以後,心癢癢忍不住去試呢?”
“哎呀,狗頭軍師,你怎麼知道我有這個想法?你不會是我肚子裡面的蛔蟲吧。哈哈。”
“一刀有什麼法子沒有?”光頭牛問。
“老辦法,學影片你們自己練。這東西就是練到手熟形成對應的條件反射,什麼樣的攻擊對應用什麼樣的防守或反擊,練到不用想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出來。”
胡想一刀回答。初跟武師傅學的時候,武師傅曾經和胡想一刀說過,有疑問一定要告訴師傅,否則自己心存疑問會影響心境及思想的。這最後就是魔障。
魔障不僅練武有,其實做什麼事都有,愛情,工作,朋友之間都有。
比如說有人一旦對自己的工作有疑問,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為不滿意,最後只能換工作。對公司也是如此,最後發展成換公司。
一顆種子埋下來,就會生根發芽。
胡想一刀在網上看到過種種對武術的討論,看多了心中自然起疑惑就會問武師傅。武師傅一句話就讓胡想一刀羞愧了,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
“那網上那些練了那麼多年的人,說了那麼多實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