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最終入海,便可化成神龍,翱翔九天。
這是普通的人間傳說,在成子衿發過來的妖族內的傳說,大致內容差不多,只是多了一條。
這魚,必須躍過龍門,然後才有機會化作蛟,之後才有機會成為龍。
可是,這龍門自古就是一個傳說。
龍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傳說上古時期,帝堯時代有過一次大洪水,持續時間至少有二十二年。堯憂心如焚,大家向他推薦了一個叫“鯀“的天神來治水。他是黃帝的孫子,他父親的名字叫駱明。鯀用築堤修壩的辦法來阻擋洪水,開頭有些效果,但不久就被四處潰決的堤壩弄得焦頭爛額。鯀正在思考時,一隻貓頭鷹和一隻烏龜走過來對他說:何不從天庭盜些息壤出來?息壤,就是一種常生不息的土壤,只要弄一點出來投向大地,馬上就會生長加多,積成山,堆成堤,洪水還怕不能堵住麼?
聽了這條妙計,鯀連夜飛上天庭偷取息壤,不待天明,就開始用它來修補堤壩了。果然有效,人們臉上露出了笑容。但在洪水就要平息的時候,息壤被盜之事讓天帝知道了,他勃然大怒,派火神祝融下凡把鯀殺死,奪回息壤。洪水於是又再度漫延開來,天下萬民又處在一片“苦海“之中。
鯀的屍體躺在羽山上,屍體三年不腐,用他的精魂孕育出一個新生命,這就是他的兒子禹。禹徑上天庭,請求天帝准許他代父治水,以解民困。天帝不但答應了,還派了應龍等大小天神以及沿途眾多水族幫助他。禹一方面指揮群龍劈山開路把水引到大海里去,一方面用天帝賜給他的息壤到處填土,把人類居住的土地加高了,有的地方更聳了起來,成為四方的名山。在他的熱誠感動下,黃河之神河伯送給他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