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有一層隔膜存在,過了片刻,鎮魔雕像的光芒黯淡下來,李青山渾身一鬆。
“阿彌陀佛,果然還是失敗了嗎?”
無畏僧雙手合十,低頌佛號。一旁的不怒僧卻知道,這是無畏僧定下心念,要斬妖除魔的表現。
李青山問小安道:“你覺得怎麼樣?”
“不太像。”
“是嗎?我也感覺差了點什麼?”
李青山心中的意志,與這雕像中所蘊含的意念,並不完全相合,而是有所偏差,也便無法得到鎮魔雕像所傳承的《鎮魔圖錄》。
他沉思了片刻,轉過頭來面向雕像,默默的道:
“我心中雖有著強烈的魔性,但我並不痛苦,也不想祈求誰的幫助,更不想迷途知返,完全磨滅這股魔性,若無這股魔性的存在,李青山便不再是李青山。”
猛然一聲暴喝:“無論你藏著什麼東西,都給我拿來吧!”
鎮魔雕像陡然釋放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彷彿整個鎮魔殿的光芒,都在向其彙集。
那光芒達到極致,它雙目中射出兩道金光,落入李青山的眼中,李青山渾身一震,彷彿受到了強烈的衝擊般,後退一步,腦袋中陡然多了一副影象,不斷的旋轉著,正是面前的鎮魔雕像。
《鎮魔圖錄》第一式——魔心初悔。
雖然生為魔民,但卻品嚐到了善於愛的滋味,為過去的所作所為感到悔恨。於是想要掙脫魔心的束縛,產生自我的意志。
但是漸漸地,從魔民男子的形象轉化為李青山的形象,神情中既沒有痛苦,也沒有祈求,只有傲然與決絕,不會過去所做的任何事而悔恨。
魔心無悔。(未完待續。)
第十六章 魔心初成
鎮魔雕像在射出兩道光芒之後,就迅速黯淡下去,李青山又在雕像前默立了許久,在完全將《鎮魔圖錄》第一式融會貫通之後,方才睜開雙眼,臉上有一絲驚奇之色。
雖然猜想這鎮魔雕像中隱藏的功法,必然不同尋常,但也沒料到這《鎮魔圖錄》竟如此奇妙,而且和《大海無量功》並不衝突。
《鎮魔圖錄》也算是一門修行的功法,能夠極大增強氣力體魄,但修行的方式,李青山卻聞所未聞,竟是要運用心中的魔性,在不斷的鎮壓與爭鬥中,轉化為自身的實力。
也就是說,如果是魔道修士修行《鎮魔圖錄》,並不需要放棄原本的功法,仍要以本身的修為為根基,不過在此之上,又增添了一重修行的方式,等同於如虎添翼,甚至有機會獲得超越當下的境界的強大力量。
單憑這一點,這門功法就是世所罕見。李青山所修行的《神魔九變》,就有著相同的功用。
不過這門功法,不但學習極難,修行起來也是困難重重,絕不是一朝領悟就萬事大吉。
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魔性太弱,輕而易舉就將心中魔性完全鎮壓,那就再無機會學習剩下的功法,頂多將《鎮魔圖錄》修到三四重的程度。
普通的惡人悔過,最多也就變成普通的善人。唯有大奸大惡之輩,回頭是岸,方能成大仁大賢。也就是說,魔性不足之輩,縱然領悟這門功法也發揮不出其全部力量。
但如果魔性太強,鎮壓不住,就是走火入魔,爆體而亡的下場。絕不會有魔道修士能夠在修行了《鎮魔圖錄》後,再用之為非作歹,一旦修行失敗,就是死路一條。
可以想象,在這走鋼索般的修行過程中。恐怕沒有幾人能夠將《鎮魔圖錄》修到第九重。
李青山捏了捏拳頭,嘴角揚起笑容,心道:
“這門功法,簡直是給我量身打造的。我的魔性肯定是夠的,而且會隨著修行變得越來越強,修行《鎮魔圖錄》最重要的資源,我已近乎無窮無盡,而有著靈龜鎮海訣在。根本上不會有所謂走火入魔的危險。”
無論是“魔心初悔”還是“魔心無悔”,都得先有“魔心”才成,這第一幅《鎮魔圖錄》便也蘊含著凝練魔心的法門。
李青山想起多噶吃的那些東西,想想要在體內凝練出那麼一個玩意,心裡有些噁心,不過為了修行,也顧不得這許多。
當下便盤膝而坐,開始彙集魔性,凝練這一顆“無悔魔心”。
……
“師兄以為如何?”
不怒僧盯著李青山,眸中神光大量。臉上洋溢著笑意,宛如一尊“彌勒佛”,這時候才彰顯出其等同於“僧王”的強大力量。
“阿彌陀佛,接下來便要他好自為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