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上下慶祝印度教神聖節慶:聖節之時。每到這個時候,白天總是變得燠熱難耐,只有入夜後才有些許怡人的涼爽。冬天收成的麥子,在經歷收割、打穀、儲藏和交易之後,終於到了歡慶豐收的時刻。
聖節是印度教傳統節慶中,一個與帝王、邪魔歪道、神祇和虔誠信徒傳說有關的節日。是一個不論信奉印度教、回教,乃至於其他宗教的信徒都可以享樂的歡慶節日。這種相容幷蓄的融合,並非向來如此。在約莫八十五年前,也就是巴布林大帝在公元1562年征服南亞印度時,根本不可能准許慶祝印度教的節日。當時,信奉印度教的人民,還必須額外繳納一筆叫做濟甲的人頭宗教稅。不過話說回來,那是因為巴布林從來沒有把印度跟當地的人民當成自己的國土跟子民。直到阿克巴大帝統治時期,人頭宗教稅才終於廢除,而信奉印度教的人民,也才能跟回教徒一樣在朝廷中平起平坐。這是一個極具政治手腕的變革,因為印度教人口不但在王國境內佔了多數,在朝廷中擔任軍職的拉傑普特族的戰將,也都是篤信印度教的信徒。就連阿克巴大帝自己也娶了好幾位印度教的妻妾。
宗教禁令解除之後,每個人都可以開始慶祝各式的節慶。就連耶穌會的傳道士,也可以獲准舉辦佈道彌撒,幫印度教徒改信羅馬天主教,甚至還被獲准向帝王本人傳道。當然最後一項其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沒有任何一位莫臥兒皇帝會放棄回教改信其他宗教,但這些傳道士還是不願放棄嘗試的機會。
聖節的慶典通常會持續五天。在第一個夜裡,宮廷裡的女眷會手持金質握把的掃帚,模仿後宮外的民間婦女,將住家附近的枯枝落葉堆積成小丘,然後放火焚燒,並將皇家庭院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