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電話估計就要將110的熱線給打爛了。
你想啊,原本就沒有交那些工商稅務的錢款,再不安份一點,找個偏僻的地,那不是自討沒趣嘛。
地處偏僻大都是沒有路燈,頂多是其中幾個商販從遠處偷偷摸摸的拉線接過來一盞白熾燈。鬼市的傳統就是進來淘貨的買賣雙方人手握著一隻手電筒,另外再借著些皎潔的月光,進行整夜的淘寶之旅。
鬼市的交易形式,形態方面幾乎與玉石古玩石場是如出一轍。
賣家往往是在地上鋪一張報紙或一塊塑膠布,擺上幾件古玩玉器,或真或假的古舊工藝品,舊書老報,然後便蹲在一邊,絕無高聲叫賣的,只用眼睛餘光掃視著行人。
而這些地攤對收藏者來說是一塊“風水寶地”,買家則悄悄穿行於地攤之間,尤其是稍微內行一些的買家,即使看到自己中意的東西也絕少直接問價,而是“顧左右而環視”,假裝外行人。
鬼市興起的特點在於它的包羅永珍,這點比專業的古玩玉石市場要明顯靈活多變一些。字畫,陶瓷,傢俱,文房四寶,銅器,玉器,竹雕,奇石,古籍善本,舊書舊報,錢幣,鼻菸壺,香爐,紫砂壺,象牙雕,連環畫,煙標,金石,傢什雜物,火花等等,可謂是五花八門。不少東西在外面古玩商店難覓蹤跡,而在鬼市裡卻能親眼目睹。
一般來說,幾乎帶點文化味的小玩意兒,有點年頭的古籍舊書,鬼市裡都應有盡有。這裡所賣的舊書上至明清年代,下至文。革時期,奇奇怪怪,無所不包,最顯眼的特點就是離不開奇”兩字。
每逢開市,這裡必是人頭攢動,作為人文一景,鬼市對收藏愛好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現在甚至很多遊客都慕名而來,見識一下這裡的景觀。
下了石階,葉歡兩人接過保鏢早已經準備妥當的兩隻強光手電筒,施施然的混跡於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悠閒的邊走邊看。
兩人不時的駐足在各家攤位前看上一小會兒,偶爾向攤主詢問一下價格,之後又搖了搖頭笑著重新抬腿起步,逛街似得向下一家攤位邁進。
攤主們見多不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來鬼市轉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