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神體,其次為玄體,其末為凡體。凡體數量眾多,但其實力著實不敢恭維,玄體則較為強橫,一些在玄體之中排名前列的體質甚至可與稍次一點的神體相戰。當然,若是遇上頂尖神體,則只會被摧枯拉朽地摧毀。擁有頂尖神體的強者,只要能將之修煉至大成,彈指間毀滅萬物,神體之威,便是恐怖如斯。
但莫說頂尖神體,便是普通神體,亦是可遇而不可求,因為其數量太過稀少,而能將之修煉成功的強者更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而這軒轅殺神,竟是獨自開創了一種頂尖神體,其天賦之恐怖,可見一斑。更何況他已經成長起來,與妖族族長相戰,亦是立於不敗之地,那時的軒轅殺神還並未踏足半神境界,卻已擁有近乎六轉半神的實力,堪稱曠世奇才。
更為可怕的是,他所創造的妖瞳神體還擁有其餘神體所不能比擬的能力:吞噬融合異族血脈。血脈融合,本是大忌,因為兩種甚至多種的血脈碰撞,會產生極其可怕的破壞力和排斥力,稍有差池,便是半神強者,亦有極大的可能灰飛煙滅。然而這不可能之事卻在軒轅殺神的身上成為了可能,如何不叫人眼紅?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血腥殺戮,由妖瞳神體而始。
第二章 浩劫亦或機緣
遁世崖。
盤古背靠著一塊巨大岩石,雙眸之中透射出陣陣寒芒,顯然,那段血色記憶再度自其腦海之中浮現而出。
鐺!
金鐵碰撞之聲響徹,又有數百道身影倒在了血泊當中,他們之中有來自於巫族,暗龍族,幽冥蟒族的敵人,然而更多的卻是天道族族人,或年幼,或年老,亦或正值壯年,然而這都沒有什麼分別,因為他們再也無法重新站起。
六年前那一戰,屍橫遍野,鮮血將整個混沌域界染成了猩紅之色,遍地哀怨,殺意瀰漫,軒轅殺神與三族族長之間的巔峰對決註定了將要伏屍百萬。
世間規則從來都是如此,弱肉強食,在生與死的面前,弱者從來都沒有權利去選擇,而強者總是能夠將自身乃至他人的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若是數強相逢,那便是至強為勝,其餘不過敗寇,終將湮滅為粉末。
軒轅殺神所創造的妖瞳神體實在太過恐怖,單是妖瞳的吞噬血脈能力便能讓那些所謂的強者聞之色變,更何況他所凝鍊出的不止妖瞳一件本命魂器,還有一把能鎮壓甚至誅滅半神強者魂魄的妖劍——鎖魂。
如此潛淵之龍,若是放任其成長,必能成為與天道族第一任族長混元大帝一般的至強真神,那混元大帝可是曾經立志要破開混沌太虛境,開闢天地,締造日月的無上存在,雖說最終的結局是他並未成功,但也使得混沌太虛境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最初的混沌太虛境,便如其名一般,為混沌之氣盡數籠罩,除此之外,便是無盡黑暗,其間雖也有極少數生靈存在,卻大多都是虛無縹緲,沒有什麼實力與思想。直至混元大帝自混沌之氣中衍生而出,滅世龍皇從黑暗之氣中誕生而來,前者以混沌創天道族,後者憑黑暗造暗龍族,雙雄爭鋒,格局異變。
據傳後來混元大帝與滅世龍皇之間爆發了一場驚世之戰,雙雙隕落,天道族與暗龍族由此結為世仇,混元大帝所探求的天地日月之道,也是失傳,最終不了了之。但那混沌與黑暗之氣卻是因此分散,有三分之一的混沌之氣融入了虛空之中,三分之一的黑暗氣息埋入深淵,少量縈繞於奇山異石之間,其餘多數構成晝夜之分。白日為混沌主宰,虛空之中盡是灰濛之色,夜間為黑暗世界,一片黯淡。
至於後來的幾任天道族族長,雖然也能稱得上是天賦異稟,但卻都止步於半神層次,最強也不過半神巔峰,無法突破真神桎梏,當然,暗龍族及那些後來才誕生的強大勢力也是未曾出現真神強者。
原以為能一直保持這樣的制衡之勢,但軒轅殺神的橫空出世無疑是有打破平衡之意,若真讓他成為了真神強者,天道族無疑會一家獨大,冠絕群雄,甚至他也可能會效仿混元大帝尋求天地日月之道,破開混沌太虛境。屆時很可能會動搖多數族群的切身利益,畢竟他們在這混沌太虛境中棲身了太久,對於那所謂的天地,卻是見所未見,一無所知,這如何能叫他們心安。
不過想歸想,以天道族雄厚底蘊及實力再加上軒轅殺神的妖瞳神體,敢於招惹者少之又少,真正付諸行動的唯有暗龍族,巫族以及幽冥蟒族。
三大強族聯手,便是強如天道族,亦是必須嚴陣以待,並且勝負難料。只可惜盤古當年不過十歲,初入修煉之途,能夠自保已是萬幸,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