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北京大學去不了,北京的大學也行。
大清的官員們這麼拼也是有道理的,千里做官只為財,現在大清國財力不足,民選的巡撫又強調清廉,所以大清的官員真的是大清了,清湯寡水的油水撈不足,北京的優越生活條件對當官兒的都有致命的誘惑力。
不僅是北京啦,天津有粒子加速器,質子治療中心,也是移民大熱的目標,而大連有札幌遷移過來的飛艇製造中心、空中列車線路製造中心,也不差。連什麼都沒有的煙臺市都有很多的人願意去。
這渤海灣四座城被中華聯邦定為四大直轄市,據說將來會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級大都市區,所以只要在渤海灣,那就是好地方,先去先得好。
現在,假如唐寧走在北京街頭被扔臭雞蛋,那麼,扔雞蛋的人一定會被自己人活活打死。思想的轉變就是這麼厲害。
英美負責調停荷蘭與大清之間的紛爭,大清國死活就是不肯承認他們支援了蘭芳共和國,反正派出的兵跟蘭芳人都長得一樣,認不出來,被抓住了也可以狡辯是下面不聽話擅作主張。
大清國確實了不起,被全殲的太平洋艦隊慢慢重建,沈葆楨政府的權威也日益重建,更換了三分之一不聽話的地方軍閥,終於又恢復了一定的戰鬥力,對蘭芳共和國的援助也越來越多。
婆羅洲的局面越來越不好,荷蘭人終於發狠,準備把婆羅洲賣給馬來亞,看你華人怎麼辦。
唐寧對於擴大地盤沒興趣,但婆羅洲和印尼的雨林對地球生態來說很重要,沒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日子裡,印尼濫砍濫伐相當嚴重,既然有這個機會,那好吧,最好連印尼的統治權一塊兒讓出來吧,價錢方面好商量。
協約國聞風而動,印尼這個戰略要地可千萬不能賣啊,否則協約國的歐洲部分就無法進入亞洲,跟大清、大日本之間的聯絡被斬斷,事情就大條了。
在協約國的強大壓力下,終於印尼沒賣成,婆羅洲賣就賣了,這個地方就賣不上什麼價,最後成交價是500萬英鎊現金。就在成交訊息公開的當天,太平洋艦隊就正式登陸婆羅洲,大清試圖保住蘭芳共和國的一點利益。
大清國天天燒高香求菩薩保佑馬來亞不要入侵蘭芳,居然似乎菩薩顯靈了,馬來亞接收了屬於荷蘭人的地盤,婆羅洲三分之二歸入馬來亞,但沒有滅掉蘭芳共和國的企圖。
這時候,借大清一千個豹子膽也不敢主動去挑釁,婆羅洲進入比較穩定的政治局面,大清忙著宣佈蘭芳為大清的省級行政區,蘭芳省正式併入大清版圖。
中南美雨林、非洲雨林都控制住了,所以唐寧對熱帶雨林的野心也沒有那麼大了。加上現在正在用中華四大直轄市不斷地從大清國吸取內力,把他們的精英人才都弄走,不宜交惡,是這次大清擴大版圖能成功的兩大因素。
英格蘭的股市終於撐住了連續多個黑色星期五,老牌兒資本主義第一強國就是底子厚啊,股市又有所回暖。
經過這一回合的較量,大英帝國終於也跟大日本一樣,走上了憤而與溫莎帝國主義硬槓的不歸路。國內輿論也變成了“全面對抗”。
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西班牙戰場,那裡,皇家近衛軍、南美遠征軍正在跟**軍比拼內力,大戰沒有,小戰不斷,似乎都在憋大招。
為了控制資本外流,英國國會透過了“愛國法案”,禁止英國投資者看空股市,也不允許投資者前往聯合國投資,否則將受到本土的制裁。
而溫莎帝國一方則啟動了數字黃金投資方案,把協約國以前大力支援的類似比特幣的數字黃金當成期幣手段,使看空無法被政府監控。
英國政府一再嚇唬投資者,溫莎財團又從政府控制沒那麼嚴的殖民地著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紐西蘭,表面還是英國殖民地,可是溫莎企業的員工比別的英國人加起來還多,所以事實上是控制在溫莎財團手中,若要獨立,是分分鐘的事情。
本來已經有溫莎委員會的人建議印度獨立,不再奉英女王為皇帝,但出於和女王一家的傳統友誼,唐寧沒打算這麼做,反正就是個虛名,咱是崇尚要裡子不要面子的哲學的。
一向不幹好事的摩根又來找唐老闆:“貌似ftse100止跌回暖了,這樣不妙啊,老闆趕緊想點轍先。或者,西班牙戰爭是不是打快一點?我可是聽說溫莎最新的噴氣式戰鬥機還沒出馬呢!”
唐老闆說:“西班牙戰場不急,我們這是在比經濟實力,要把協約國所有的精力都吸引在那裡,讓他們全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