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他不會讓甲醇發電的成本低於對流塔的,更不會讓大量劣質的石油煉出來的柴油、汽油佔領火電市場。高純度的甲醇發電將不會給環保帶來大的影響。
如果一個地方既沒有風又不幹燥、炎熱,但陽光充足,可以使用太陽能熱發電,在地面鋪滿鏡子對準高處的集熱塔那種。真的是啥都沒有,只好期待著高壓電線把遠處的電力輸送過來,或者建造甲醇發電站了。
甲醇發電站最好建在鐵路或者港口,實在耗電量大的電站甚至可以建造輸甲醇的管道。經過令人欣慰的數年發展,最近統計資料顯示,風電佔所有發電量的70%以上,因此其成本也是目前各種方案當中最低的,甚至科學家們在懷疑有沒有研發水電的必要,有人問過唐寧這個問題,他卻笑而不語。
德州油氣田的發現,使唐寧又有了新想法。最近,倫敦在進行透過風鳥快遞網路運送急診病人的測試,參與測試的人員普遍表示在密閉的管道里很不舒服,因為運送時只能一個人,所以如果是心慌意亂的病人,那就更不堪了。
氦氣的降價使得大規模生產飛艇成為可能,唐寧誕生了用氦氣作為升力,利用風鳥網路的電磁推動力研發飄在路燈上方的客運氣球的想法。這種客運氣球非常簡單廉價,採用堅韌的塑膠做支撐,即使是氣球炸了,乘客最多被倒掛在路燈高的懸索上,而無性命之憂。
而乘客的環境則舒適多了,根據初步的設計,懸索氣球可以比較寬裕地容納四名乘客,經過強化的電磁推力則可以使氣球以50公里的時速巡航,跟當下主流的火車一個速度。
這種公眾交通工具妙在不會擁堵,因此50公里的時速在大都市中簡直是飛鳥的速度,相當於在15分鐘內到達倫敦的任何一個節點。你還可以乘坐氣球做城際旅行。對大眾來說,以往的城際旅行主要靠火車,都得準點,然而懸索氣球就像可以跨城旅行的計程車,隨時隨地可以上下。
氣球可以氣死火車的地方是它的視野好,你想象一下在路燈的高處眺望美麗的原野的場景,你還願意和陌生人擠在籠子般的火車車廂裡嗎?在設計這種交通工具時,唐寧的腦子時盡是滿城飄著氣球的浪漫城市,很快,倫敦、慕尼黑、米蘭……都要變成這種無比浪漫的城市。連上班族都坐著氣球上班,一天的好心情就開始飄飄然了。
唐寧希望人人都能飄著去上班,不過,初始階段這種交通工具會比公交車稍微貴點,只有中等收入人群才捨得花這份浪漫的錢。他們才是社會的骨幹力量,將來也許光是看這個城市飄的懸索氣球有多少隻就大概知道城市的實力如何了。
懸索氣球是沒有駕駛員的,它其實就是有一個“包裹”,在站點上車時由操作員設定好目的地,中間全程由氣球本身攜帶的資訊來導航。氣球上設計了一個緊急按鈕,按下之後氣球會自動停靠最近的站點。
懸索網路最可能出現的大面積故障是停電事故。為此,唐寧設計了一個緊急備用電力系統,它足以使大部分的氣球緊急停靠最近站點,極少數倒黴乘客會有搶險車去搭救。
要召喚氣球巴士,在站點確定好目的地,選擇好是否願意搭夥(價格不同),控制中心會計算出最近的空閒氣球到達你所在站點的位置的時間,這大概都不會超過三五分鐘,上下班高峰時會久一點。
一個人霸佔一個氣球的是比較高收入者,還有更厲害的——私人氣球。它就停靠在你指定的站點,隨時供你自由差遣,然後享受沒有擁堵的私人軌道交通工具。對於企業主、高階官員來說,這簡直是夢寐以求的“私人火車”。
只要你不是探險家、越野愛好者,擁有私人氣球的感覺比擁有私人汽車還好。這種私人氣球是可以聽從你的遠端召喚隨時來伺候你的哦。“sweetheart,我派我的氣球去接你!”新時代的土豪泡妞時的口頭禪是這樣的。
其實氣球交通的思路是跟地鐵一樣的,都是在空間上避開與其它交通工具的衝突,大部分交通都擁擠在地面上,天上與地下則非常地開闊。相比較而言,近地空中交通的建設成本要低很多,而且視野好啊。同樣的成本,你願意在天上飄還是在地下鑽啊?肯定是天上啦,否則古代人就不會幻想出天堂與地獄的對立。
由於氣球擁有一定的體積,那些古老的擁擠的街道就無法透過了,風鳥快遞公司在電訊報上公開了這個專案,請有意用懸索氣球緩解交通擁堵的城市規劃部門注意給氣球留出空間來。
浪漫的義大利人對此計劃非常支援,米蘭成了第一個實驗城市。法國人是肯定不支援這個東西的,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