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以太監為主。為了防止太監亂政,清朝專揀那些沒有文化的低層平民入宮,這些人很快地融入貪腐系統,並且毫無廉恥之心地分享皇家的特權。
清代有民謠說,“房新樹小畫不古,此人必是內務府”。說的是如果京城出現一暴發戶,新蓋豪宅,其內的樹還沒長大,牆上又掛著近人的畫,那必定是內務府官吏。因為在內務府當差,是給皇家辦事,來錢極快,要不了多久即可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置辦高宅大院。
內務府經費大約有七大來源:壟斷人參、貂皮買賣的收入;官商與皇商經商得回的盈利及本錢;放貸給鹽商得回的利息及本錢;各處皇莊繳納的租金與北京出租官房的收入;各榷關的盈餘分成;犯罪官員抄家罰沒的財產;官員秘密贖罪罰款。違法官員的罰沒家產或罰款,不入國庫,而是入皇帝的小金庫。貪官的家產多為民脂民膏,這麼做,等於變相地透過貪官這抽水泵,源源不斷地將民脂民膏輸送到皇家內庫中去。
這麼一來,貪腐系統居然成了內務府的重要斂財手段,也是皇帝控制朝臣的手段,因為基本上無官不貪,哪個不聽話,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