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這時候如果諸葛亮驚惶失措,不僅有被俘的危險,而且,潰敗逃跑將造成人員的巨大傷亡。諸葛亮分析了司馬懿多疑的性格,又考慮到司馬懿對他的印象:“諸葛亮一生從不弄險。”於是搞了個空城計。

諸葛亮那種從容不迫、處變不驚的態度,透過從容撫琴、與司馬懿對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倘若不是有所把握,有所掌控,事情一來,必定會亂了陣腳,失掉方寸。任何時候,對事情發展的可能性,都要做兩手準備,好的可能、壞的可能。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多元化、領導活動的時空跨度越來越大和個體中的參變數越來越多,領導物件的構成元素也越來越複雜。因此,在領導活動中產生一些突發、危急和棘手的事件並因此使組織陷入危機是難免的。

正因為如此,如何成功地處理突發事件和危機是每位領導者不能迴避的問題,也是每位領導者必須正視的挑戰。人的情緒以及有關心理活動常常會對實踐產生重大影響。然而,由於各種實踐存在很大差別,這種影響究竟是好還是壞,有利還是有弊,則不是一致的,要視各種活動的內容而定,因事而異。

領導工作有其自身特有的規律,是一種科學有序地使用人力、物力、時間等因素的活動,輕重、緩急、多少、動靜有其特定要求。領導者置身其中,只有實事求是、理智平靜地考慮問題,處理問題,按其規律行事,才有可能順利實現預定的目標。任何驚慌、失措、憤怒、狂喜、悲痛,若不控制,都可能致使正常活動失態,發生混亂,造成嚴重的後果。

蘇洵在《心術》一文中就說道:“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誠然,古今中外,大凡出色的領導者幾乎都具有這一優秀的品質,那就是在任何時刻都能保持冷靜,處變不驚。

領導者是群龍之首,是一個群體的核心和中堅,各項工作何去何從均操縱於其手,繫於其身。領導者的情緒與思維狀態,絕非只是個人感情變化之事,而是與全域性和整體息息相關的。因而他又常常是部下效法、看齊的基準。群眾進行各項工作與活動,除了聽從領導者的號令外,還常常觀看其神態。也許領導者有時很微小的一言一行就可能引起很大反響,一句怒言,一陣悲喜,可能會引起軒然大波。這就如同一個人重心不穩,走起路來就會搖搖晃晃、跌跌撞撞,失去平衡。

古語說:“君心搖而臣心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非常時期,領導者只有用理智駕馭感情,不失常態,才能做出明智的決斷,避免指揮上的失誤。任何驚慌失措都只能使失敗的厄運降臨到自己的頭上。好比舵手駕舟於大海之中,在風平浪靜、風和日麗之時,要做到從容不迫地前進後退、左轉右拐並不是很難,也顯不出本領與水平;只有到了風急浪湧、驚濤駭浪之時也能如此,那才是真正的好舵手。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節 身處危局要懂得求新求變(2)

有的領導者平時處事靈活、果斷,但一到急亂的關鍵時刻就茫然惶恐,手足無措,跟換了一個人似的,結果不僅與勝利無緣,也暴露出自身的不成熟。他們好比水鴨,只會在晴朗之日的河邊嬉戲啄餌,一旦氣候有變,就不知所措,甚至被河水吞噬。

1995年的日本,以阪神大地震(位於日本關西的大阪、神戶等地區)為開端的天災人禍接踵而至。

大阪、神戶大地震、東京地鐵沙林事件的襲擊,再加上空前的日元升值,金融機構大批倒閉……這一系列不測事件使日本人引以為自豪也令世人羨慕的“安全”“發展”乃至“經濟不敗”的神話隨之接連土崩瓦解,同時引發了政壇震盪,在苦苦支撐了漫長的一年後,心力交瘁的首相村山富市於1996年1月5日辭去了首相職務。

政壇風雲變幻莫測,村山辭職固然有多重因素,但阪神地震,日本政府處理不力卻是村山辭職的先兆和不容忽視的因素。

1995年1月17日,一場大地震襲擊了位於日本關西的大阪、神戶等地區。僅僅20秒的震動,就奪去了5000多條生命,20萬棟樓房倒塌,一直被認為萬無一失的高速公路斷裂。公路和鐵路高架橋崩塌,港灣設施遭到嚴重破壞,交通一度陷入了癱瘓。

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大國,積累了豐富的防震經驗,高速公路和鐵路的抗震構造和技術在世界上更是首屈一指。以多震著稱的日本防震抗震的措施是世界一流並建有專門的反應迅速、處理有效的預警機構和抗震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