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最後的處男 作者:九米

堵塞了。洛五他們正在轟趕災民呢。”

路上湧來一群群流浪的災民,男女老幼個個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看見洛家的隊伍,便圍了過來,伸著手,閃著無神的眼睛,淒厲地呼喊著:“老爺,太太,行行好,給口飯吃吧!”前面的路已被災民堵塞,洛五等五六個家丁騎在高頭大馬上,揮動馬鞭轟趕災民,引起災民的恐慌和憤怒。

洛得蔭看到家丁打罵災民便大聲呵斥:“洛五,給我住手,不得無理!”

洛母說:“得蔭,災民太多,咱們別登山了,打道回府吧。”

()

洛得蔭思忖今天登山的興致全被這些災民給攪了,就說:“媽說得對。路上有點亂,咱們這就回去。”

洛母又對賴逸夢說:“老賴,拿出銀子,就地向老百姓買糧食,買幾個大鍋,煮粥濟民。”

賴逸夢說:“知道了。”

入夜,洛家巨大的議事堂燈火輝煌,一張張矮桌排列有序,地上鋪著厚厚的軟墊。男賓坐席在北面,女賓坐席在南面,所請的軍爺都已到齊,單等魏子奇的到來。客人們開始有點不耐煩了,洛得蔭低聲問翁同貴:“魏子奇一準來嗎?”

翁同貴說:“洛兄大可放心,我敢打包票。”

這時,從遠處傳來家人的喊聲:“魏爺到……”一會又有人高喊:“魏爺

到……”隨著臨近的腳步聲,在許多個舉著燈籠的丫環的簇擁下,魏子奇快步走了進來。洛得蔭迎上前去,兩人雙手緊握,互相對視著,好久說不出話來。

洛得蔭激動地說:“子奇兄,咱們十多年沒見面了,想煞我了。”

魏子奇也激動地說:“還記得咱們小時候在蘇州河摸魚捉蝦的故事嗎?”

洛得蔭:“記得記得,哈哈,哈哈……”

翁同貴:“好了,好了,留著你們小時候的故事以後再說吧,我們大家的肚子都咕咕叫了。”

洛得蔭:“好,好,請大家入座。”他倆相讓著走向坐席。這時候大家才有機會細細打量魏子奇。只見他六尺左右身材,一條又粗又長的辮子如同著了漆似的,粗眉大眼,鼻如懸膽,臉如潤玉,唇染丹砂,好一個奇偉的美男子。人們又下意識地打量洛得蔭,兩相對照,驚奇地發現,他們兩人的長相如此相像,彷彿出自同一個娘肚的雙胞胎。大家不由嘖嘖讚歎:“上天怎麼會打造出如此相似的一雙美男子?莫非他們的祖上曾是親戚?”

當軍爺們再來打量魏子奇帶來的幾個丫環時,眼珠子全發直了:這些姑娘個個十五六歲,打扮得花枝招展,秀麗無比,宛若天仙。

翁同貴來到魏子奇跟前輕聲問:“你帶來的這些漂亮妞,不會是子奇兄的相好吧?”

魏子奇一臉認真地說道:“怎可開此玩笑,這是家母前些日子派人去蘇杭買回的丫頭,最貴的一個才十兩三錢銀子。”

翁同貴:“好價錢。”

這時賴逸夢宣佈:“各位爺,現在重陽大宴開始,上菜、上酒、開唱……”

洛母一時高興,多吃了兒子送來的菜餚和螃蟹,多喝了家釀女兒紅,心中產生幾分無名燥熱,她讓丫環推開窗戶透透氣,卻聽到從議事堂那邊傳來隱隱綽綽的唱戲聲和絲絃樂。

洛母喊來了貼身丫頭碧雲:“碧雲,叫上幾個小姐妹,咱們到議事堂聽戲去。”

碧雲一聽去議事堂,小臉馬上就紅了:“主子,使不得使不得,現在正是爺們玩樂的時候,咱們不能去。”

洛母:“我就不信那個邪,哪有兒子請來的戲班不讓母親看的道理。快拿上燈籠跟我走,去晚就散場了。”

碧雲:“主子,天晚了,天氣也涼,今兒個不去也罷,不如讓少爺明晚專為主子演一場怎麼樣?”

洛母:“今晚非去不可,看就看個熱鬧勁。快去點燈籠。”

碧雲拗不過主子,只好幫洛母更衣,帶上幾個小丫環,打上燈籠向議事堂那邊走去。

朗朗的天空稀疏地點綴著幾顆星星,月亮雖然不滿,卻也明亮。晚風輕輕,秋蟲唧唧,洛母心頭那無名的燥熱彷彿被吹散了許多。順著長廊走不多遠,就看到議事堂門前高掛的大串紅燈籠,明亮的燈光有點焯眼。議事堂內,藝妓正在演唱《西廂記》第一本中的楔子:“可正是人值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蕭寺中,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音調婉轉徘徊,如泣如訴。聯想到自己年輕喪夫,雖然富甲一方,但終歸喪失人倫之樂,心中不禁黯然。洛母正猶豫著該不該進入議事堂,忽然一聲鑼響,堂內燈光一齊熄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