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開啟房門把我推到走廊執導了‘女兒女婿打父母’的一齣戲,認為這樣輿論就會偏向他們譴責我們,以掩蓋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當晚我們一家三口就被關到了門外,直到深夜11點多借鄰居的錢和衣服去了賓館。在賓館住了兩天兩夜,直到租到與人合住的房子。”
這場走廊毆打事件的結果是李小燕和丈夫抱著孩子當晚離開了自己的家,在外面與別人合租房子居住。即便這樣,李小燕擔心父母手裡沒有錢,第二天還給父母送去2200元生活費。之後的兩個月裡,李小燕給父母的生活費、藥費共有1萬多元。
為了緩和家庭矛盾,李小燕夫婦請鄰居轉告父母:我們不會不養老,任何合情合理的解決方案我們都會同意,如父母不相信,可以寫出意見來,當著居委會的面來解決。但是,父母根本不提解決方案。一個月之後,無奈之下的孟領找到居委會提出了方案:岳父母搬走,李小燕夫婦一次性給岳父母3萬元,然後每月給岳父母贍養費1000元。如果父母遇到大病,再攤錢治療。同時,李小燕也把這個方案告訴了弟弟李大志,但卻被弟弟否定了。
第十一章:北大博士驅趕岳母震京城(8)
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也進行了多次調解,但最終沒有任何結果,只好暫時撤出調解。但居委會依然對兩位老人的生活非常關照,經常過來問寒問暖。後來,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再去他們家時,吃驚地發現客廳裡堆滿了飲料瓶子和廢報紙等廢品,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一問,張綵鳳說:“女兒女婿不管我們,我們只好以拾荒賣廢品維持生計了!”居委會的人大惑不解,即使女兒女婿不給錢,兩位老人的退休工資也達到兩三千元,怎麼可能靠拾荒維持生活?
但是,面對客廳臥室裡堆得像小山一樣的廢品,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不得不信。從此之後,小區裡隨處都能看到兩位老人在垃圾箱裡服揀拾飲料瓶子和廢舊報刊的身影。為了不影響小區的形象,居委會只好推薦了幾份家政工作給張綵鳳幹,但是,張綵鳳每次都是去幹幾天就再也不去了。
兩位著裝入時的老人揀拾廢品,成為北苑家園小區一道特殊的景觀,也成為人們議論和猜測的話題。
李小燕夫婦離開自己的家之後,眼看著自己買下的房子一直被父母佔著,而自己全家還要在外租房居住,甚至連回家拿東西父母都不讓進門;明明自己交給父母生活費和醫藥費,父母卻在小區裡揀拾廢品。李小燕覺得,作為子女孝敬父母是應該的,但父母也要體諒愛護子女。父母口口聲聲說為了親情,但最後卻用錢來衡量親情,而且以斷絕母女關係相威脅,這是哪門子親情啊?在父母思想裡,女兒不是一個獨立的人,不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只不過是父母種下的一棵樹,是父母投資買的股票。
想到這些,李小燕再也不想去見自己的親生父母了。但是,屬於自己的房子一直被父母佔著,長期下去也不是個事。2008年1月,迫於無奈,李小燕以侵權為由將父母告上法庭,要求父母騰房。
2008年1月25日,李小燕父母接到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的傳票。兩位老人頓時震怒不已,此時,離春節只有幾天了。
2008年1月29日一大早,北苑家園的鄰居們發現,李小燕的家門口貼出一幅用黃紙寫的對聯,上聯是“往事不堪回首”,下聯是“未來不可相信”,橫批:“愁”。按照北方的習俗,黃紙對聯一般是有老人去世後才用。大過年的,看見這樣的對聯叫鄰居們感到困惑。他們不明白,自家的家事,怎麼可以用這麼誇張的手法昭告天下呢。
幾乎與此同時,貼黃紙對聯的張綵鳳夫婦也成為網路“紅人”。拿到法院傳票的張綵鳳越想越覺得冤枉。老兩口決定起草一份揭批女婿“罪行”的文章上網公開,讓全社會的人為自己申冤。主意打定後,由張綵鳳口述,李有德執筆,用大半夜的工夫寫出一篇4000多字的文章《北大博士毆打岳母,六次驚動110》。第二天,兩人找到一家網咖,付費讓工作人員幫他們打字併發在天涯社群、西祠衚衕等幾家網站上。
這條網路新聞因涉及女婿毆打岳母,加之女婿孟領具有北大博士的特殊身份,很快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網友紛紛跟帖聲討孟領。很快,有媒體以《副教授驅逐岳父母,老兩口拾廢品維持生計》為題報道了此事。一時間,大量網友跟帖,不少人批評甚至咒罵博士女婿孟領。不過,也有一些讀者指出,帖子內容全是張綵鳳一面之詞,其中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原因。這些內情直到兩方對簿公堂才大白於天下。 。 想看書來
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