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蘭顯然不是紅學家們向來理解的小書呆子,而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將門虎子。
“中原逐鹿”,向來就有建功立業之意,這賈蘭如此出場,豈無所指?況且關於習射,第七十五回《開夜宴異兆發悲音 賞中秋新詞得佳讖》還有一段照應:
賈珍近因居喪,每不得遊頑曠蕩,又不得觀優聞樂作遣。無聊之極,便生了個破悶之法。日間以習射為由,請了各世家弟兄及諸富貴親友來較射……賈赦、賈政聽見這般,不知就裡,反說這才是正理,文既誤矣,武事當亦該習,況在武蔭之屬。兩處遂也命賈環、賈琮、寶玉、賈蘭等四人於飯後過來,跟著賈珍習射一回,方許回去。
可見賈蘭除了學習文采之外,一直沒有荒疏武事。而賈家事敗後,賈蘭或是因為沒了科舉念想,從而棄文從武;或是因在“武蔭之屬”,應徵入伍;甚至被欽點充軍,送上戰場,都是非常可能的。
因此,我們可以推想,那賈蘭參軍後,屢立戰功,做了大將軍,終於得以“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腰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但他雖然立下戰功,卻因勞碌成疾,或是在戰場上受了重傷,或是在軍旅生涯中患了急症,以至“昏慘慘黃泉路近”,就是非常合理而自然的了。李紈辛苦了一輩子,臨老時,藉著兒子的戰功掙了個誥命,鳳冠霞帔,可是卻要承受喪子之痛,得不償失。
第三,為何說李紈不積陰騭?
曲子裡唱道:“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這句話正面翻譯過來就是:李紈為了不受老來貧,提前做了很多功夫,但是不積陰騭,傷及兒孫,所以才害死了自己的兒子賈蘭。
前一句好理解,就是說她注意攢錢,不讓自己老來受苦。但是為什麼攢錢就是傷陰騭了呢?她做過些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嗎?
有兩種可能,一是這錢來得不地道,是昧心財。比如她出賣了賈家,所以賈府雖然敗了,她卻富得流油。但這可能性極小,且在書中幾乎找不到任何輔證。
再一個可能性就是她在賈家敗落後,對親戚冷淡至極,不加撫卹,所以說是不積陰德。比如寶玉、巧姐兒等都可能曾向她求助過,但以李紈的性格,最大的可能表現就是哭窮,先訴一頓苦,把人家的話堵回去。
可以設想一個這樣的情節,就是賈璉和鳳姐兒遭難後,巧姐兒面臨困境,平兒曾向李紈借錢,而李紈不肯,眼睜睜看著巧姐兒被賣進火坑。巧姐兒的判詞裡提到“狠舅奸兄”一詞,賈蘭也可以稱作她的“兄”,因此這種假設是有其可能的。
第40節:情天情海幻情身
賈蘭和巧姐兒這對賈家的第五代兒女,也就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個是飛黃騰達,卻青年早夭;一個是落入火坑,但逢凶化吉。而這樣的寫作手法,也是很符合曹氏筆風的。再聯想李紈打著為平兒抱不平的旗號找鳳姐兒要錢一節,就更加令人齒冷了。
或許,這也就是十二釵排行中,李紈貴為長輩,卻恰恰排在巧姐兒之後的緣故吧。
十二、情天情海幻情身——秦可卿
1。爬灰與養小叔子
秦可卿是書中的一個神秘人物,風流教主。脂硯齋曾批言: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託鳳姐兒賈家後事二件,的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行,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
於是,本來懸樑而死的秦可卿在書中就變成了病死,然而作者似乎心有不甘,所以又故意留下很多漏洞,或者說線索。
首先是太虛幻境的畫冊上,她的主頁裡畫著“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樑自縊”。其判雲: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接著《紅樓十二支曲》中,可卿之曲《好事終》裡,又留下了一句“畫梁春盡落香塵”,再次肯定她縊死的真正宿命。
其中要引起特別注意的是,判詞裡有一句“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曲子中又有一句“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而脂硯還在這裡特地批了一句:“深意他人不解。”唯恐讀者忽略了去。
然而,寧國府究竟犯了什麼彌天大罪,要被稱之為“造釁開端”,“敗家根本”呢?
詞裡說“情既相逢必主淫”,曲裡說“宿孽總因情”,似乎“情”之一字,便是導致“家事消亡”的“首罪”。
那麼,寧國府犯的情孽都有哪些呢?
第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