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都分佈在整個地震最嚴重的區域,而那些地震災害小的地方,卻是修得很少。
要不是蕭奇修建“明香小學”和“明香中學”的地兒,大部分都是窮困地區,要不是這些錢全部是蕭奇獨自承擔的,要不是這事兒是餘承生親自贊揚並督促的,早就有許多人鬧起來了。
有了這些學校,首先孩子們肯定能保得住,不會有一個人因為學校倒塌而失去生命。
然後等到地震發生的時候,大家還都可以到學校裡面來避難。
蕭奇每個月都會送大量的菜肉果蔬到學校的冷藏冷凍庫裡面來的,到時還能給大家準備幾天的熱食,安撫他們的恐慌害怕。
第二步蕭奇做的就是修路。
想要富,先修路。
這句近代流行起來的諺語,很有它的道理。
但也不僅僅是發財致富這方面。對於救災逃生、運送物資方面,一條好的道路,也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道路的質量不好,容易垮塌。
周圍環境不好,容易因為地震塌方和泥石流,堵塞道路。
蕭奇考慮到了這種種因素。花了極大的精力,讓地質局的老專家們尋找出了最好的地理環境,修建了超過一萬公里的道路,又是幾乎遍佈了整個川西北和川東北地區。
修一般的二級公路,肯定不會像修高速公路那樣,一公里1億的造價,那裡面的水太深,也不好去探究。
反正蕭奇修的公路,30%是雙向兩車道的二級公路。20%是雙向四車道的一級公路,50%是村子裡通向外面的雙向單車道的普通道路,整個兒的用下來,仙女公司和小鳥網一起花了100億不到,一公里的成本還不到100萬。
究其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省裡面給了大量的優惠政策、給予遷地農民們各種安置;另一方面是施工隊基本上都是為仙女地產修建房子的,水泥河沙等原材料全是和仙女地產用的一樣,大規模採購之下自然成本降低。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因為修路是慈善活動,全是仙女公司和小鳥網捐贈的。那些沿途的老百姓們,不但是主動的遷居房屋,還自己帶著工具來幫忙,大大的節約了人力成本和補償成本。
否則再簡單的一級二級公路,也不能這麼便宜啊,更何況蕭奇修的道路絕對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絕對不是用了兩三年就得小補,七八年就得大修的那種。
除了修建學校和修建道路,第三步蕭奇做的就是訓練能夠派上用場的救援人員,以及準備各種救援所用的器材。
蜀川是一個西南大省,這裡有華國八大軍區之一的蓉城軍區。但是因為蜀川是內陸省份,所以蓉城軍區的軍力一般都在西南其它幾個邊境省份上,事實上在蜀川的駐軍並不多。
這也是為什麼前世512大地震發生之後,大批的解。放軍叔叔們沒有第一時間衝進災區救人,而是後面才到的原因了。
靠人不如靠自己。
蕭奇把主意打在了道陰市的這群建築工人身上,甚至是那群準備上班的30萬青壯漢子們身上。
可以這麼說,蕭奇做事情都有著長遠計劃,如果不是因為512大地震,蕭奇根本不可能把這兩個廠子放在道陰市這個並沒有優勢的地方,也不可能把修建時間定在如今的這個時候。
蕭奇讓他們在道陰市做的一切,包括在抗擊雪災過程中做的,都是在訓練他們,好讓他們在512的過程中大顯身手,救出更多的民眾。
那群同去外面救雪災的小規模駐軍戰士們,同樣也是如此,不過他們算是被蕭奇臨時算計上的,反正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人多多益善。
別人以為蕭奇想要快點完成建築任務,才調集了上萬臺的重型裝置,殊不知蕭奇的用途卻根本不在建築上面。
前世512的時候,蕭奇還在美國,看到電腦影片裡,許多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因為沒有重型裝置,所以最後導致了可憐的結局,蕭奇是無比的心痛。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道路阻斷,因為蜀川的重型裝置不足,那麼大的災區,根本就沒辦法面面俱到——畢竟誰也沒有想到,地震居然是這麼大規模,這麼嚴重的後果啊!
現在這上萬臺機器就放在重災區的道陰市,而且那些工人們還有了在困難艱苦環境下實地操作的鍛鍊,這樣的準備,不可謂不充分了!
第一時間就投入救援的5萬多建築工人,還有上萬臺的各種重型裝置,會對地震救災有多大的效果,只要是用腦袋稍微想一下都可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