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是恰好相反。他本來就因為受寵的緣故,並不太懂事。加上後來,父母祖母的心思都放在了張家大少爺身上,對於他並不太管束。張家老太太過世後,張家二老爺開始重點培養張家大少爺,這孝期是不能成親的,卻沒說不能立業。三年的時間,足夠讓張家大少爺掌控家中絕大部分的產業了。
再後來,秦燕嫁入了張家,帶來了豐厚的嫁妝,和絕好的人脈。她雖然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但因為父親一直都是在商海里混的,母親也是商戶出身,對於經商她就算不精通,但至少聽得多了知道得也多了。尤其是她臨出嫁的前一年,母親為了讓她以後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張家,很是請了幾個管事來教導她。
秦燕在嫁入了張家之後,很短的時間內,就掌管了張家的中饋,也開始幫著張家大少爺理事,加上她嫁入張家幾個月後就有了身孕,更是在家中站穩了腳跟。
庶妹比秦燕晚嫁了兩個月,她的嫁妝跟秦燕是沒法比的,人家雖然也是二房,但卻是嫡女,秦家的權勢本就比洛家高,而秦燕又有親生母親在打算,哪怕洛張氏並沒有虧待庶妹,這兩人的嫁妝也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幸好,這張家自知對洛家有愧,倒是沒有當面質疑這一點兒。只是,主子們雖然沒說什麼,可這下人中卻早已議論紛紛了。
這也就罷了,嫁妝不如秦燕,好歹也是事實。庶妹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她一個庶女是沒法跟人家嫡女相提並論的。可是,讓庶妹無法接受的是,她不就是晚了兩個月進門,張家二少爺的房中竟然已經收了三個人。
這張家原本因為守孝,是沒法往房裡添人的。可是,這孝期一結束,就要先給張家大少爺辦親事。而張家二少爺的親事自然是要推遲的,考慮到年紀都大了,這推遲也沒推遲太久。偏偏,張家二少爺是個耐不住的人,想著反正孝期結束了,往房裡塞三兩個人也是無妨的。
也因此,等庶妹嫁到了張家的時候,洞房花燭第二天就有三個面容姣好的通房丫頭給她來請安,氣得她差點兒就當場發作了。然而,這些還不是最讓她受不了的,隨著秦燕的懷孕,她房裡的三個通房丫頭,竟有兩個也跟著有了身孕。這小妾趕在嫡妻之前進門已經是大不敬了,居然還趕在她之前有孕了,若是以後生了女兒倒也就罷了,萬一要是庶長子……
只要一想起以後自己可能會有庶長子,庶妹就覺得胸肺都是火燎火燎的。偏這張家一貫人丁單薄,而秦燕一進門,張家就一連三個孕婦,這讓張家二老爺和二太太喜出望外。而那邊洛芸蕊也傳來了喜訊,更是坐實了秦燕旺子的名聲。一時間,秦燕在張家地位極高,而庶妹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三個孕婦,夜裡猛咽苦水。
好在因為三個通房中那兩個有孕的,就是素日裡最受寵的,也因為她們有孕,張家二少爺自然不能再在她們的房裡歇著了,只能來找庶妹。可庶妹還沒高興幾天,張家二少爺又往家裡帶了人。
就算嘴上不說什麼,庶妹這心裡肯定是不好受的。有心想去孃家散散心,偏偏她的生母早逝,唯一跟她說得上話的洛芸蕊也跟著秦少天去了長洲城。而洛張氏雖然對她不錯,但有些話庶妹還是說不出口的。最後,她只能找上了洛家老太太,盼著昔日最疼愛她的老太太能為她說句公道話。
“……祖母,相公他……實在是有些過了。”庶妹強忍著眼淚,哽咽地跟老太太訴苦。
老太太很是耐心地聽著庶妹的訴苦,過了許久才緩緩地開口:“芳兒,有些話你跟我說說也就罷了,萬不可在張家亂說。”
庶妹怎麼也沒有想到老太太會這麼說,一時間委屈、氣憤、怨恨竟交織在了一起。想想看,她容易嗎?除了最年幼的那些日子過得還算舒心,後面的那些日子哪一日不是過得膽顫心驚的?好不容易盼到了出嫁,原想著張家二少爺跟她小時候的情誼,必不會對她差的。再加上她雖然是庶女,但好歹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張家怎麼也得高看自己一眼。可沒曾想,秦燕這個真正的官家小姐嫁了過去,這下子頓時就把自己給比了下去……
離開孃家的時候,庶妹是心頭帶著憋悶的,這世上她竟是沒有人可以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不由得她又想起了洛芸蕊。
長洲城,小綠交給洛芸蕊一封信,看信封上的筆跡應當是庶妹的。洛芸蕊不以為意,隨手拆了信封,靜靜地讀了起來。不多時,便喚了娃娃過來:“娃娃,這是妹妹的信。”
洛芸蕊雖說有好幾個能被她稱為妹妹的人,但通常來說,她直接稱呼妹妹的,應當是庶妹。娃娃瞄了一眼信件,卻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樣:“她又怎麼了?只是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