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日本對臺灣、山東和東北的企圖,第九章開始分析日本對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企圖,第七章講中日開戰後的可能情況,第八章講日本的國際外交形勢,第九章講日本的劣勢,第十章中國對日本的優勢。
整本書前面三分之一講事實,中間三分之一預測未來,最後三分之一分析兩國國情。
一旦中日開戰,這本書幾乎可以成為指導性學術著作。
但日本真敢全面侵華嗎?
常凱申對此表示懷疑,他覺得周赫煊太過危言聳聽,日本最多圖謀東北而已。
但不管是不是危言聳聽,《菊與刀》的論述確實極為精彩詳實,而且還具備國際視野,讓常凱申拜讀之下收穫良多。
常凱申要在北平香山住一兩個月,等馮玉祥來京後(如今還在路上),與閻錫山一起開分贓大會。
他身邊沒帶家屬,又不方面到處瞎逛,每天除了接見客人外,就只能靠看書、看報打發時間。
由於《菊與刀》和《大國崛起》這兩本書,常凱申對周赫煊產生了極大興趣,乾脆把周赫煊的所有著作都蒐集過來。
碧雲寺行館的書房裡,《大國崛起》、《槍炮、細菌與鋼鐵》、《菊與刀》、《神女》、《狗官》、《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單行本)……擺了整整半個書架。
《槍炮》屬於純學術著作,常凱申看了開頭就失去興趣,他對《神女》和《狗官》也不太喜歡,甚至是厭惡。
不過那三本武俠小說,卻讓常凱申看得津津有味,被他稱之為“消遣解悶的好書”。
這兩個月中,不時有軍閥、官僚前來拜會。
但凡是被常凱申在書房接待的客人,看到那些書都會大吃一驚。
於是戲劇性的情況出現了……
碧雲寺行館接待室,顏惠慶、熊希齡、潘復等人正在等待接見。
熊希齡最先進去,他如今和常凱申是鄰居,在香山建有慈幼院(沈從文以前就在這座慈幼院打工),是北平著名的慈善家。
如今東北易幟雖然還沒談妥,但東北到山東的救命糧道卻已打通,熊希齡將被任命為全國賑災委員會委員。
這也是常凱申久留北平的任務之一,平津兩地有太多民國元老,這些人是有利用價值的。收服了他們,等於收服一大片,各種人脈和渠道都能打通。
比如熊希齡資格就很老,人家是中華民國第一位民選總理。
熊希齡一走進書房,就看到書架上那兩排周赫煊的作品,他沒有表現出絲毫異樣,便跟常凱申談起賑災事宜。
第二個進去的是顏惠慶,這位先生就要憋屈得多。常凱申雖然和顏悅色地跟他交談,但並沒有委以重任,顏惠慶只能黯然離開。
第三個進去的是潘復,這傢伙在書房待的時間最久。
當初周赫煊與張學良初次見面,就是在潘復家。此人八面玲瓏,跟那個派系都關係良好,年初還給張學良做了幾個月高階顧問。
常凱申跟潘復談的,自然是東北易幟問題,希望從潘復口中多多瞭解張學良。
潘復對此大失所望,他是來謀官的,結果常凱申只讓他跑腿。
離開的時候,潘復下意識地看了看書架。等他返回天津後,立即給司機說:“去三樂堂!”
周赫煊的新居三樂堂,莫名其妙就成了熱門場所,每天都有亂七八糟的人來投拜帖。
在北方的軍政兩界,已經漸漸傳出訊息:常總司令是周先生的鐵桿書迷。
229【南戴北周】
在《菊與刀》問世的同時,好巧不巧,南方那邊出了本《日本論》,兩書問世的時間相差不到半個月。
戴季陶的《日本論》,一向被視為研究日本的重要著作,日本學者認為它比《菊與刀》寫得更深刻。
畢竟,真正瞭解日本的,還得是中國人。
不過《菊與刀》被周赫煊大修改後,內容已經面目全非,只保留了原作者大致的思想,連內容框架都不一樣了。
上海。
國富門路有一棟小洋樓,是蔣百里最近買下的。他把北平的舊居賣了7500大洋,又向興業銀行辦抵押貸款,終於湊夠錢在上海買了自己的房子。
北伐剛剛開始時,常凱申、孫傳芳和吳佩孚同時發出邀請,希望蔣百里能去做他們的參謀長。
蔣百里最開始答應了吳佩孚,但他不是去做官的,而是想奉勸吳佩孚跟廣州革命軍合作。吳佩孚當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