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4 / 4)

只是遲早的事情。

整個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期間,一共出現了三次“憲政運動”。

第一次從1929年開始,至1932年發展到高峰,全體國民都希望能民主憲政。然而常凱申透過特務統治鎮壓下來,從此完全背離民心與大勢。

第二次是從全面抗戰開始,常凱申迫於壓力,假模假樣地搞“預備民主憲政”,同意所有黨派和民主人士參政。雖然這次的民主立憲是假的,但已經足夠振奮人心,只要繼續假下去,大部分人還是擁護常凱申的。

然而即便是假民主,常凱申都不願意去做。當日軍的進攻放緩之後,常凱申立即抽手對付民主黨派,搞得無數民主人士一臉懵逼,隨即憤怒反彈。

於是就有了第三次憲政運動,各大民主黨派原本的立場是扶持國黨建設國家,被常凱申逼得聯合起來推翻國黨獨裁,限制並督促國黨實行民主憲政改革。

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張君勱,此人本來非常支援常凱申的假民主,認為假民主可以慢慢過渡成真民主。他堅決反對**,堅決反對共黨擁有武裝,並督促共黨把八路軍、新四軍的訓練和指揮權交出來。

由於常凱申不斷的倒行逆施,張君勱直接跳反了,開始積極尋求與共黨合作。用董必武的原話來說:“他(張君勱)現在不但不反對我們擴充軍隊成立邊區,他還怕我們的軍隊不夠強大,怕我們的邊區遭受襲擊呢!他已認為我黨是中國實現民主的一支必要友軍。”

國黨在中國大陸失敗的過程,就是不斷犯錯,不斷把自己的支持者推到共黨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