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部分(3 / 4)

公報》總編張季鸞病危了。

而隨著日寇對香港的步步緊逼,周赫煊立即電令解散《大公報》香港分社,並讓主持香港事務的胡政之回重慶接替張季鸞。

這些年《大公報》一直小罵大幫忙,讓常凱申非常滿意,且由於報紙影響力極大,常凱申這次親自下令派專機去接胡政之回渝。

然而讓人憤怒的一幕發生了,《大公報》副總編王雲笙在接機的時候,沒有看到胡政之的蹤影。從飛機上下來的,是宋靄齡、孔令偉以及大量家僕和行李,外加十多條西洋寵物狗。

老蔣特地派去接胡政之的專機,竟被十幾條狗佔了空餘座位,導致胡政之因此滯留在香港。

報界大師不如狗……

王雲笙氣急之下,立即寫文章登報揭露。

cc系不知怎麼又跟孔祥熙鬧了矛盾,陳立夫立即配合大肆宣傳。于右任又站出來添把火,親自彈劾孔祥熙,頓時民怨沸騰,黨內熱議。

孔掌櫃的日子不好過啊。

998【歷史事件】

重慶,西南醫院。

“周先生,快請進。”陳孝俠將周赫煊請進病房。

陳孝俠是張季鸞的第三任妻子,年輕貌美,是五年前嫁給張季鸞的。張季鸞的第一任妻子姓高,早年病逝;第二任妻子姓範,和平分手。前兩位妻子都生不出來子嗣,張季鸞才娶了陳孝俠延續香火。

周赫煊點頭踏進房門,看到病床上的張季鸞正在昏迷當中,已經瘦得只剩下骨架子。他把禮物放在床頭,問道:“嫂子,季鸞兄一直沒醒嗎?”

陳孝俠說:“昨晚醒了一陣,說了些胡話。”

“醫生怎麼講?”周赫煊道。

“沒得治了。”陳孝俠黯然神傷。

歷史上的張季鸞早在九月份就病逝了,如今拖到十二月已是難得。他夏天的時候便已病重,《大公報》事務都交給副主編王雲笙代理,前幾天老蔣還親自來醫院探望過。

周赫煊感慨道:“讓他早點戒了鴉片,他就是不聽。”

陳孝俠說:“他也想戒,可就是戒不掉。”

很少有人知道,常在報紙上寫文章呼籲禁菸的張季鸞,其實自己也是個鴉片鬼。

張季鸞曾寫過一篇社評《菸禁與足禁》,把裹小腳和吸鴉片放到一起比較。他說禁菸是國民保健之本,吸鴉片比裹小腳、留辮子危害更深,國民政府應該全力禁絕鴉片。

可見張季鸞是深知鴉片之害處,但他生性跳脫、毅力欠缺,戒了半輩子鴉片都毫無效果。

張季鸞屬於那種放蕩不羈的舊式文人,經常請朋友逛窯子,《大公報》的很多社評他都是在老七(一名雛妓)房裡寫出來的。日本朋友矢原謙吉也常勸張季鸞戒鴉片,他回答說:“阿芙蓉亦如老七,我只是逢場作戲而已。”

矢原謙吉是個常住北平的醫生,張季鸞、張恨水、管翼賢等北方文人,以及許多軍政要員,隔三差五就會到矢原謙吉家聚會。這位日本友人已經遠走美國了,原因是被日軍發現他幫助中國朋友逃離淪陷區。

“砰砰砰!”

敲門聲響。

進來探望的是張恨水,他朝周赫煊點頭打招呼,又問道:“季鸞兄怎樣了?”

周赫煊搖搖頭。

“唉。”張恨水一聲長嘆。

兩人在病房坐了半個鐘頭,張季鸞依舊昏迷,他們只能起身向陳孝俠告辭。

離開醫院,周赫煊和張恨水找了家茶館坐下。

周赫煊回憶道:“我第一次與季鸞兄見面,便是在天津的茶館裡,轉眼就過了十多年。”

“誰說不是呢,”張恨水搖頭苦笑,“半年前我還跟季鸞兄一起喝酒來著,沒想到我去一趟南邊,再回來時他就已經病入膏肓了。”

兩人唏噓著聊起過往趣事,聊著聊著居然笑起來,實在是張季鸞的軼事讓人捧腹。

卻說當年北平紈絝子弟多胡作非為者,一家報紙以“養不教,父之過”為題抨擊。那次張季鸞、張恨水等人正在矢原謙吉家聚會,張季鸞就說:“讀此標題,使我得一聯。上聯曰:父之過,你們誰能對出下聯?”

有個朋友說:“‘子不語’如何?”

張季鸞搖頭道:“欠妥,欠工,不如‘媽的逼’恰當。”

眾人大笑,皆贊其妙。

別看張季鸞寫的文章辛辣諷刺,但他私底下詼諧幽默至極,而且吃喝嫖賭樣樣精通。

“對了,”張恨水放下茶碗,“傅孟真(傅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