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提醒你一句,龐家的那位太師並不是普通角色。要我說,沒等咱們從開封府啟程,人家的訊息就傳到了陳州,而且各方面也都做好了準備。明天你把龐昱定了罪,那個周總兵說不定當時就能衝進府衙搶人。”
“他不會。”包拯不但沒擔心,反倒篤定地道,“他是龐統的人,會給龐統惹麻煩的事他不會做的。”
“就算他不會做,龐昱這種重犯,是不是要押進京給皇上親自處置?若是周總兵半路裝扮成強盜把人搶走了,你又要怎麼交代?”
包拯微微一怔,詫異地看向公孫策,“阿策,你這個想法我怎麼從未想到過。你果然是聰明過人,比我強多了。”
從包拯的語氣裡公孫策就聽出來,這傢伙根本不是在誇他,而是在打趣他。自己一心一意幫他的忙,結果他在這裡毫不正經。公孫策又是生氣又是煩心,忍不住狠瞪了包拯一眼,拂袖而起,怒道:“哼!我困了,告辭!”
公孫策走了,包拯目送著他離開房間,臉上的笑容漸漸歸於平靜。直到很久以後,包拯才起身將門關好,轉回身盯著忽明忽暗的燭火,輕輕嘆了口氣。
明天,便是決戰之時。
第4章 。陳州案(32)
次日辰時,陳州府衙四門大開。距離上一次百姓聚集此地已經過去了三天,而今天,府衙門口聚集了比上一次還要多的人。上一次包大人親口說過,只給百姓們兩天的時間告狀。兩天過去了,包大人卻在第三天再次升堂。所有人都想到了同一個問題,今天包大人為何要升堂?莫非安樂侯的案子今天就會有一個結果嗎?
有了這種猜測,百姓們又如何肯錯過這一次的聽審機會?大家奔走相告,幾乎從府衙一開門就彷彿潮水一般地湧了進來。他們聚集在大堂之外,聚集在府衙的圍牆上,忘記了對官府的懼怕,一個個都全神貫注,興致勃勃,生怕錯過了府衙裡傳出的任何一句話。
也有一些百姓注意到了,那些上一次阻止他們進府衙找包大人告狀的大兵,也悄悄混在人群裡跟了進來。畢竟他們那身衣服騙不了人,幾百個人混在人群裡依然十分搶眼。尤其是那個什麼總兵,上一次在府衙門口被包大人和公孫先生嚇退了,現在竟然還有臉來。
百姓們看到他都忍不住竊竊私語。這個說他帶著這些丘八過來聽審,不知道是不是想要搗亂。那個說包大人有本事,更何況他手下的那兩個年輕護衛不僅長得帥,而且還十分能打,聽說還是什麼大俠。有了他們在,這個什麼總兵,絕對不是對手。還有人說,安樂侯怎麼說都是太師的兒子,沒有那麼好對付。
這話就有人不愛聽了,罵了句你懂什麼。太師再厲害能有皇上厲害嗎?包大人可是皇上派來的欽差,你沒看見這兩天府衙大堂門口那裡擺著的三口鍘刀嗎?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那可是皇上親自給包大人做的。上鍘皇親國戚,下鍘奸佞小人,別說是安樂侯,就算是他爹,包大人也能對付!
周遠站在人群裡,當然可以把老百姓的竊竊私語聽得清清楚楚。其實他們所說的也正是周遠擔心的。他知道展大人有本事,也知道那個白玉堂是大俠,若是單打獨鬥,十個周遠也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但是周遠的手下有兵,如果豁出去的話,拼死也能跟他們打一個平手,甚至還能佔一點上風。不過不到萬不得已,周遠是不敢動手的,因為他害怕給龐統惹上麻煩。
可是萬一,萬一包大人今天開堂真的要把安樂侯定罪,他要不要當堂救下安樂侯呢?周遠非常矛盾。他知道包拯是欽差,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若是自己真的去救安樂侯,那就等同於謀反。可是他帶著龐統交給的任務,怎麼能什麼都不做,眼睜睜地看著安樂侯被判罪呢?這可是被欽差判罪,等同於皇命。甚至可以說,萬一安樂侯被定罪,再想要救他就很難了。
周遠並不想救安樂侯,事實上他也不知道他要怎麼才能救下安樂侯。但是他卻不得不做,必須要做。一方面是對皇權的畏懼,另一方面是對將軍的忠心。周遠十分矛盾,因此他手握著寶劍,站在大堂之外,雙眼時時注意著大堂上的每一絲動靜,一步不退。可是所有人都看不出來,他其實已經焦急得難以忍受了。
無論百姓們多麼興奮,周遠如何焦急,剛剛一到辰時,大堂上便突然響起了鼓聲。所有人的神經一下子振奮了起來,一雙雙眼睛緊緊盯住了入堂口的方向。果然,三通鼓響過之後,龍圖閣大學士開封府尹包大人從入堂口緩步走進,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大堂之上。
當然,公孫先生緊跟著包大人一起走了出來,在旁邊設座。展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