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駐京辦主任(四) 作者:莫莫言

什麼總是超越不了王羲之嗎?一句話,重複和模仿,模仿前人就永遠不如前人,那麼怎麼才能超越呢?只能靠創造!黑水河大壩無疑是偉大的創造。創造才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啊!世東,你這個好訊息帶的好,很長時間沒有聽到這麼激動人心的訊息了。這樣吧,讓我老伴親自下廚弄幾個小菜,我這有五十年的茅臺,咱們慶賀一下。”說著,讓秘書搬了幾把椅子,放在院子裡的樹蔭下。大家在院子裡坐定後,李老像賞花似的望了楊妮兒一眼,溫和地問:“世東,小丁、小習我都熟悉,怎麼沒見過這位小仙女呀?”

楊妮兒落落大方地說:“李老,我是新應聘到駐京辦的助理,叫楊妮兒。”

李老慈眉善目地說:“世東,聘請這麼漂亮的助理,你們可真是用心良苦啊!楊妮兒,我考考你的本事怎麼樣?”

很顯然李老對楊妮兒很有好感,但是老爺子要親自考考楊妮兒,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一旁坐著的習海濤也為楊妮兒捏了把汗,楊妮兒卻笑嘻嘻地一抱拳說:“請李老多多指教!”

李老思忖著說:“‘截訪維穩’是駐京辦的一項特殊功能,幾千年了,老百姓只相信青天大老爺,這叫信訪不信法,縣裡出事要去市裡告,市裡出事要去省裡告,省裡如果也解決不了就會來北京告,於是上上下下對信訪群眾開始圍追堵截,當然駐京辦在這方面為首都作出了很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成本,應該說,截訪維穩已經成為一個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這幾年東州市的進京上訪量可是名列前茅啊,毫無疑問,信訪問題與群眾心理期待有差距,請問楊助理,面對上訪群眾進京訪、重複訪的問題,你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呀?”

我真沒想到李老會問連京城大員、封疆大吏們都頭疼的問題,我心想這下楊妮兒非抓瞎不可,然而楊妮兒就像《皇帝的新裝》裡那個說著真話的孩子,一句話就讓李老刮目相看了。楊妮兒不假思索地說:“李老,京城有那麼多負責上訪的部門,他們為什麼不能轉變一下工作方式,變上訪為下訪,如果負責上訪的部門切實克服官僚作風,親自下基層接訪,到基層直接解決信訪問題,哪兒還用駐京辦‘截訪維穩’,各級信訪部門不是信訪材料的中轉站,中央應該給他們尚方寶劍,這樣他們才敢碰硬!”

楊妮兒一席話,讓李老眼睛一亮,連忙說:“不簡單,不簡單,這可真是後生可畏啊!世東,就楊妮兒這水平,好好鍛鍊鍛鍊,完全可以當信訪局局長。楊妮兒,大學剛畢業吧,學什麼專業的?”

楊妮兒被李老誇得臉蛋緋紅,靦腆地說:“李老,我是學歷史的,主攻中國近代史,尤其對抗日戰爭那段歷史感興趣,李老,我聽說,您的好幾位親人都是抗日英雄,而且都在抗戰中壯烈犧牲了,能給我們講一講嗎?”

楊妮兒話一出口,我發現夏書記目光驚異地看了一眼楊妮兒,我心裡更是詫異,楊妮兒是怎麼知道李老的家史的?顯然來之前做了功課,這丫頭可太有心計了,典型的狐狸精型美女。李老見楊妮兒對自己的家史感興趣,非常欣慰,他感嘆道:“楊妮兒,看來你這孩子是個有心人啊!我倒想問問,你是怎麼知道我的幾位親人都是抗日英雄,而且都在抗戰中壯烈犧牲的?”

駐京辦主任(四) 一(3)

楊妮兒得意地說:“李老,現在是資訊時代,你的家鄉是東州市萬壽縣洪家樓鄉北辛店村,我讀過《萬壽縣誌》,裡面記載北辛店村是烈士村,光抗日英雄就有五位,其中三位是您的哥哥,我說得對嗎?”

李老聽罷,顯得很興奮,他頗為感慨地說:“當年我大哥一直從事地下抗日救亡活動,曾經在東州創辦《晨報》,後來他棄筆從戎,參加了抗日遊擊隊,作戰機智勇敢,屢建奇功。1943年秋,在一次戰鬥中,為營救被日寇包圍的機關幹部和群眾,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二十七歲。在我大哥的帶動下,我二哥、三哥和同村的一些青年也都參加了抗日工作。1942年,我三哥在一次對日寇的阻擊戰中,壯烈犧牲,年僅十八歲。我二哥參軍不久就擔任了八路軍冀魯豫軍區連長,1940年在山東新縣戰鬥中犧牲,年僅二十歲。一晃兒七十年了,只可惜……”

李老說到這兒長嘆了一口氣,顯得頗為遺憾,楊妮兒不失時機地問:“李老,只可惜什麼?是不是缺一座紀念碑?”

顯然李老的心思被楊妮兒說中了,他既釋然又惆悵地笑道:“楊妮兒,你可真是個鬼機靈!修一座紀念碑要五六十萬,談何容易呀!”

夏書記大概也沒想到,兩次登門向李老討要墨寶都吃了軟釘子,原因就是不能對症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