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希望漢軍先和曹軍大戰,這樣他才有機會獲得最大的利益,但曹軍也並不急於和漢軍開戰,似乎也是在等漢軍先和江東軍激戰,他們才能最大限獲取利益。
這是一個微妙的角平衡,不過在孫權這一邊,還有一點後顧之憂的原因在內。
孫權剛剛得到訊息,陸遜用計殺掉了賀氏兄弟,率千漢軍奪取了會稽郡,儘管孫權尚不知陸遜已經向吳郡進軍的訊息,但會稽郡的失守還是讓孫權大驚失色。
丹陽、吳郡、會稽是江東最核心的個郡,他可以不在意其餘各郡的得失,而唯獨這個郡關係到他在江東的統治,無論失去哪一個,他都無法承受。
賀氏兄弟雖然佔據會稽,但他們畢竟還承認他孫權為江東之主,而漢軍佔領會稽則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孫權心中焦慮之急,不肯再向西行,停駐在歷陽等待吳郡的訊息,如果吳郡再出事,他也顧不上合肥大戰了。
船艙內,孫權負手來回踱步,顯得十分焦慮,一旁行軍司馬步騭勸道:“漢軍畢竟才千軍,就算會稽軍隊全部投降,他們至少也要用幾個月的時間來整合,沒有那麼快,而且吳郡有老將黃蓋鎮守,卑職認為不會有什麼事,吳侯不必這麼焦心。”
孫權嘆了口氣道:“若真是隻有婁之類的漢將在會稽郡,我倒不擔心了,偏偏陸遜在會稽郡,而且孫紹還擔任了會稽守,這樣就很容易獲得會稽軍隊的支援,我也知道陸遜的能力,不需要幾個月,最多十天半個月,他便可以將會稽軍整頓完畢,至於吳郡,更讓我擔心。”
步騭也知道孫權為什麼擔心吳郡,因為是陸遜領兵,又打著孫紹的旗號,且不說吳郡大世家會支援陸遜,更重要是吳郡人都認可孫紹,有了世家和民意的支援,黃蓋能否守住吳郡,確實令人擔心。
步騭想再安慰孫權,但實情已擺在他們眼前,再安慰也無濟於事,只有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危機,沉默片刻,步騭又問道:“那吳侯準備如何應對會稽或者吳郡的危機?”
孫權道:“我已下令徐盛率五千軍隊緊急趕赴吳郡支援,這樣吳郡的軍隊就能達一萬五千人,但建業的兵力就不足了,所以我想再撤回一萬軍防守建業,反正我當初承諾曹操,出兵萬,調走一萬軍我也還有萬,也不算違背承諾。”
“可是如果只有萬軍,恐怕對付漢軍就顯得兵力不足了。”
孫權嘆息一聲,“那也沒有辦法,我畢竟要先保住江東,若吳郡失守,我恐怕只能退出合肥大戰了;但願曹操能理解我的難處。”
步騭也只能暗暗苦笑,曹操只管自己的利益,怎麼會理解江東的難處?
如果江東軍參戰,那麼合肥展,孫曹聯軍就有六分勝機,攻守兼備,可一旦江東撤軍,僅靠曹軍和漢軍作戰,沒有水軍,那曹軍也就只剩下守勢,勝面也減少為四成,漢軍將反佔六分優勢,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事實,曹操又豈能不遷怒江東軍?
就在這時,有侍衛急奔到船艙外稟報:“啟稟吳侯,一支曹軍船隊到了,約餘艘,送來一萬桶火油。”
孫權頓時又是驚喜,又是忐忑,驚喜是曹操沒有失約,他所以期盼的火油終於到來,而忐忑則是曹操已經履約,他也要履行承諾攻打蕪湖。
孫權心情複雜,只得對步騭道:“先去看看火油再說吧!”
此時一艘運火油的船隊就停在歷陽縣的漕河內,漕河與歷水想通,最後注入長江,這支艘貨船組成的船隊自然就是甘寧獻的計策,護衛船隊的千名曹軍士兵都是由漢軍喬扮,為牙將姓溫,當然,這個溫將軍也是由漢將裝扮,只要他們不跳出來大喊大叫,‘我是漢軍!’江東軍一般也不會注意到這種細節。
孫權帶著步騭、呂蒙等人來到船隊旁,數千江東軍正在向岸上搬運火油,一萬桶火油堆積如小山一般。
這時,牙將溫延上前行一禮,取出曹操的親筆信,呈給孫權,“這是魏公給吳侯的親筆信,請吳侯過目。”
孫權接過信看了一遍,果然是曹操的筆跡,上面寫得很清楚,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先交付一萬桶火油,十萬糧食將隨後分批交付,希望江東軍信守承諾,儘快屯兵蕪湖。
孫權心中又嘆了口氣,曹操一點都不含糊,明確要求自己出兵蕪湖,這可怎麼辦?
他又問牙將溫延道:“這一順利嗎?有沒有遭遇到漢軍巡哨船?”
溫延行一禮,恭恭敬敬道:“漢軍主要是在南巢湖一帶巡視,而我們是從北巢湖進入白下水,他們不知道這條河道已被拓寬,不過我們得儘快趕回去,下一步我們會運糧食來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