璟像聊家常般地隨口問道。
老農們對望一眼,其中一人搖搖頭道:“今年是小年,稻普遍比去年減產兩成,不過夏天的麥收成不錯,彌補了秋收減產不足。”
“這次江東軍入侵,影響到各位了嗎?”
“還好吧!基本上沒有什麼野外打仗,聽說黃公一戰便被擊潰了,也沒有什麼影響,不瞞將軍,我們甚至連江東軍的影都沒有看到。”
劉璟點點頭,這倒也是實情,江東軍主要走水,並沒有從陸殺向夏口。
這時,鄧龍也走了過來,他穿著官袍服,而且又常常下鄉視察,在武昌縣頗有人緣,幾名老農都認出了他,慌忙起身跪下:“小民給縣公叩頭!”
鄧龍有點尷尬,劉璟就在旁邊,老農們不向他行禮,反而向自己磕頭,他偷眼向劉璟望去,劉璟卻若無其事。
鄧龍心中明悟,恐怕劉璟不想讓人知道他的身份,想到這,他微微笑道:“幾位父老請起,大家隨意聊幾句。”
既然縣公發話,眾人不敢不聽,又都坐下,鄧龍也坐下,他不知劉璟的用意,本來十分健談的話,此時也沉默了。
劉璟又微微笑道:“幾位父老有給黃家種地嗎?”
“那當然!”一名老農道:“我們都是他的佃戶,租種黃家的為生。”
另一名老農手一指,“不瞞將軍說,這一帶土地,一直到北面的湖區,都是黃家的土地,不過聽說黃家出事,大家心中都忐忑不安。”
劉璟笑了起來,“黃家出事,你們秋收的租賦就不用交了,不是好事嗎?”
“這個當然是好事,但以後呢?如果官府把土地收走,我們何以為生?”
幾名老農這樣說著,目光都望向縣令鄧龍,這是他們的精明之處,趁縣令老爺在時,最好問一問這件事。
鄧龍苦笑一聲,雖然土地地契都在縣衙,但最後怎麼處理,那是由劉璟決定,他可無權做什麼解釋。
其實劉璟今天出來視察,倒不是想去看什麼黃氏山莊,那裡不過是一處莊園,值錢的金銀細軟早被江東軍搶走,糧食則被蘇飛運走,只剩下一些笨重的傢俱和器物。
或許風景不錯,但他現在是最忙碌的時候,可沒有時間做什麼莊園一日遊,等以後有空再攜陶湛去細看。
劉璟今天出來巡視,其實是為了土地,在他看來,黃家最大的財富就是土地,足有萬頃之多,如何把這萬頃土地處理好,關係到他對江夏的控制。
而解決土地,關鍵又是人的問題,這萬頃土地牽涉到萬戶佃農的切身利益,稍不慎就會引起民亂,他怎能不謹慎處理?
劉璟又笑道:“大家放心,土地總是需要人來耕作,總不能讓鄧縣令親自下田耕種吧,一萬頃土地啊!大家覺得鄧縣令的身板扛得住嗎?”
劉璟說得很幽默,眾人都笑了起來,同時也放下心,說得很對,總是需要人種田,以前是為黃家種田,大不了以後是為官府種田。
不過兩名世故的老農有點回過味來,這位軍官如此公然打趣縣令,而縣令卻一臉苦笑,不敢生氣,這豈不是說明,這軍官的地位要遠遠高於縣令嗎?
他是誰?好幾人心中都同時生出了疑問。
“假如吧!”
劉璟笑道:“我只說假如,假如你們交出一半的土地,而另一半的土地正式歸你們私有,不用再交田租,只是正常向官府繳納田稅,你們覺得這種處理辦法能接受嗎?”
幾個老農都沒有吭聲,咋一聽確實讓人難以接受,居然要交出一半的土地,不過後面的話他們又動心了,另一半土地歸他們私有,這可不得了,也就是把黃家的土地分給了他們。
每個人都會算賬,每年的收成要交一半給黃家,將來土地歸自己,就不用再交田租,雖然土地少了一半,但勞作也少了。
而且可以提高產量,實際上並沒有損失,更重要是,從此土地歸自己,那可是一大筆財富,這樣的條件,誰也無法拒絕。
只沉默了片刻,幾個老農都激動起來,“這當然好,但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不用我們再出錢買土地嗎?”
“那黃家的牛能不能也一起給我們?”
。。。。。。。
眾人七嘴八舌地問,這一次他們並不問縣令鄧龍,而是都圍著劉璟,大家都看出來了,恐怕這個年輕的軍官就是一個能做主的人。
其實這個方案劉璟也反覆考慮過,他需要穩定的自耕農,把黃家的佃農和奴隸恢復為自耕農,無疑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