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兵臨天下 作者:套牢

“鍾繇是用牛車、泥民和羊群標識胡民嗎?”

“是!他不喜歡用旗幟,都是用小小的陶人陶車來標識,非常形象,一看便知。”

劉璟點點頭,“鍾繇這種辦法我很喜歡,我以後也會考慮採用,另外我想知道,如果要想拿下蕭關,我們該如何用兵?”

韋晉一上都在考慮這個問題,他原是參軍,作為戰時的參謀劃策,這方面是他的擅長,他沉吟片刻道:“蕭關雖是險關要塞,也只是針對北面的胡騎而言,而對南面則並不險要,關鍵是龐將軍都是騎兵,讓騎軍翻山越嶺確實不現實,如果是一支擅長攀爬的軍隊,從南面攻下蕭關就易如反掌了。”

“具體說說!”劉璟將木杆遞給了他,這時賈詡趙雲等人也饒有興致地圍上來,聽這位低階軍官侃侃而談。

韋晉用木杆指著蕭關上的長城道:“蕭關其實是指從木峽關、瓦亭關和六盤關這一段約二十餘里長的防禦線,又叫關口,由於戰線較長,烏桓人兵力很分散,兵力主要集中在座關口上,若我們攻打關,我建議走中間的瓦亭峽谷,先奪取瓦亭關出六盤山,包抄烏桓後,另一支軍隊則沿長城北上,進攻木峽關,奪取平高縣,烏桓人戰馬上犀利,但在山地作戰,恐怕就不行了。”

韋晉說到這,眾人眼中都露出讚許之意,此人果然不錯,劉璟笑道:“看來韋軍侯倒是一個參軍人才。”

韋晉明白劉璟的意思,連忙單膝跪下道:“卑職從前曾任鍾繇帳下參軍,但一心想上陣殺敵,所以才主動申請到斥候軍中,懇請殿下允許卑職繼續在戰軍中效力。”

“當然也可以!”

劉璟肅然道:“不過前軍是以軍功輪封賞,和你的參軍才華無關,你明白嗎?”

“卑職明白,卑職願意累功升職。”

劉璟很讚賞他的骨氣,又笑道:“既然如此,我就交給你一個重要任務,若完成得好,我會升你為副校尉。”

韋晉大喜,高高抱拳道:“卑職願赴湯蹈火!”

劉璟隨即令左右道:“去把鄧艾找來,片刻,進來一名年輕英武的將領,正是鄧艾,鄧艾今年二十歲,去年正式從軍,也出任軍侯,他進帳單膝跪下施禮,“參見漢王殿下!”

劉璟取出一封密令,遞給韋晉,“韋軍侯為正,鄧艾為副,你們二人可率二十名鷹擊軍去一趟北地郡,你們任務就在密令內,此事事關重大,你們務必小心。”

鄧艾和韋晉對望一樣,一起施禮道:“遵令!”

兩人起身而去,賈詡望著鄧艾的背影笑道:“這麼危險的任務交給鄧艾,殿下不擔心嗎?”

劉璟淡淡道:“匈奴人有諺,飛不上高空的雄鷹,永遠低人一等,我不希望他也變成一隻飛不上高空的雄鷹。”

劉璟隨即對眾人道:“既然有了蕭關的詳細情報,我們可以出征蕭關,速命王平、劉正和馬岱人來大帳聽令!”

第813章 攻打瓦亭

、、、、、、、、、、

蕭關位於今天寧夏固原縣,六盤山山脈橫亙於關中西北,為其西北屏障,自隴上進入關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涇河等河流穿切形成了河谷低地,幾條巨大的峽谷穿越六盤山,也就成為西去絲綢之的主要商道,同時也是北方遊牧民族殺入關中的便捷要道。【閱】

從秦朝開始,中原王朝便沿著六盤山修築了長城進行防禦,著名的蕭關也由此形成。

蕭關並不是一座關隘,而是指從木峽關到六盤關這一段約二十餘里長的長城防禦體系,實際是點一線。

南面一點是六盤關,由裹巾山、仙帝山、隴東塬座隘口組成,修築了關堡要塞,高處則修建烽燧。

而中間一點則是瓦亭峽,這裡也是一條巨大的峽谷,橫貫六盤山,秦朝便依靠山勢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堅固的關隘,叫做瓦亭關。

北面一點就是木峽關,關外是高平縣,這裡也是烏桓軍隊集中之地,這座關隘便合稱為蕭關,又叫做關口。

相對於南面崎嶇陡峭的街亭,蕭關穀道更加平坦,對於商隊、騎兵等畜力軍隊更加方便,因此蕭關道自古便成為與隴關道齊名的兩條出關中要道。

數十年來雜胡不斷南侵,蕭關道也漸漸落入胡人之手,先後被匈奴、烏桓等遊牧民族控制,目前蕭關道被安定烏桓人控制。

蕭關道就彷彿是一件衣服的扣,將隴西和關內兩片衣襟緊密聯絡在一起,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收復蕭關便成為漢軍發動關朔戰役的第一步。

但幾十年來漢胡勢力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