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1 / 4)

問題是,“逃”也逃不掉(艦速太慢)怎麼辦?

剩下的選擇,大抵只有兩個:或拼死一戰,或不戰而降。

方伯謙先是選擇了“走”。在敵強我弱、連遭炮擊、且傷亡慘重的情況下,方伯謙指揮“濟遠”撤出戰鬥,向西行駛。日艦緊追不捨。

8時53分,“濟遠”號升起一面白旗。這是停戰與乞降的訊號。

不一會,“濟遠”號上白旗之外又升起了一面日本海軍旗。

日艦見狀,停止了炮擊。“濟遠”號也停止了發射。正在這時,運兵船“高升”號駛入戰區。日艦注意力稍稍分散,“濟遠”號又乘機加足馬力西撤。

此時追擊者已由“浪速”號變為“吉野”號。

12時38分,“吉野”向“濟遠”連發六炮,皆在“濟遠”附近爆炸。

12時40分左右,“濟遠”號水手王國成、李士茂等在同伴協助下,主動還擊“吉野”,連發四炮,竟有三發命中“吉野”要害。“吉野”艦首低俯,開始減速,並於12時43分轉舵撤退。“濟遠”趁機疾駛,脫離戰區。主力艦撤離後,“廣乙”號負傷擱淺,“高升”號沉沒,“操江”號被俘,豐島海戰以中方的巨大損失結束。

上段簡述,其實是中國近代海軍史研究者的公認事實。這個事件的主人公方伯謙在戰後向丁汝昌的彙報中,“陳明如何遇敵,如何攻擊,如何被圍,如何懸掛白旗以誘敵,至敵臨近下錨,而後出其不意擊中敵艦要害,庶反敗為勝,始得脫離虎口逃歸各情節”。可惜,丁汝昌不理這個茬,反而質問方氏曰:“令爾保護載兵之船,竟被擊沉,全軍覆沒,五艘同出,一艘獨歸,保護之謂何,不力可知矣。且懸掛白旗辱國甚,孰爾有何面目歸來見我,獨嘵嘵不休道功績哉?”從這則資料推定,方氏回港後,的確曾經自表其功。

在下於海戰無知,因而不以掛白旗判定辱國投降,但方氏所謂“反敗為勝”,卻“勝”得毫無根據。而對於這一次的“逃”,我們姑且少加譴責。

到了五十多天後的黃海大海戰時,方伯謙的“逃”,又有了新的發展。我們無須複述這次海戰的激烈與壯烈,單看方伯謙的表現。

戰役八月十八日(9月17日)午間拉開序幕。

12時50分,“定遠”號右主炮塔305毫米口徑巨炮首先向日艦發出第一炮。其餘各艦亦相繼發炮。日艦冒著炮火迫近。

12時52分,日艦“松島”號向中國軍艦開炮。

中國艦船的V形編隊楔入日本艦隊之間,將日軍第一遊擊隊與本隊一截為二,雙方展開混戰……戰鬥極為慘烈。

13時30分,中方“超勇”號沉沒。

14時40分,中方“揚威”號擱淺。

15時30分,中方“致遠”號沉沒。

見“致遠”號沉沒,“濟遠”號上的方伯謙大驚,慌忙給自己的軍艦下達了轉舵令。“濟遠”逃離戰場,向旅順方向急駛。“廣甲”號管帶吳敬榮見狀仿效,也撤出戰鬥。而此時,中國北洋艦隊劣勢更為明顯,而旗艦“定遠”號鐵甲艦與另一鐵甲艦“鎮遠”號,則處於多艘日艦蜂擁圍攻之中。“濟遠”與“廣甲”臨戰逃逸,在本質上是棄戰友于不顧,棄主帥於不顧;其目無軍紀,違令擅行似乎已不重要。可笑的是,“濟遠”逃跑心切,急不擇路,竟將已經擱淺的“揚威”號撞沉,可謂錯上加錯。

“濟遠”號退逃後,敵勢又增。

17時30分,中方“經遠”號沉沒。

17時45分,日艦攻擊“定遠”、“鎮遠”不克,主動退出戰鬥。北洋諸艦返回旅順港。除當日沉沒四艦外,第二天因逃跑擱淺的“廣甲”號亦被日艦擊沉。黃海海戰,北洋水師以沉沒五艦告終。日本聯合艦隊則一艦未沉。

時下,對黃海海戰全域性性的分析已經很多,本節不再複述。中國學者對這次戰役的敗因探究也很全面而深刻,本人亦不想摘引。一個揮之不去的謎團是:

中華民族不乏英雄(如甲午戰爭中犧牲的左寶貴、鄧世昌、林永升等),當然也不乏懦夫(如甲午戰爭中的葉志超、衛汝貴、方伯謙等),何以在舉察階段不能厚此薄彼、而非要等到英雄死、懦夫逃才復甦一絲正氣,此後又亦然是良莠不分、甚至顛倒正邪呢?

鄧世昌、林永升已經英名永垂了。問題是,作為歷史的個案,在英雄之後,誰願意將虛幻的英雄禮讚化為英雄實踐?

衛汝貴、方伯謙固已身敗名裂了,他們留下的恥辱警誡,又到底能在多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