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3 / 4)

日本看“善”了,這才造成既暗於知己,又暗於知敵,麻木不仁,應對無方,以至滿盤皆輸。

在對立的國際環境中,暗於知敵者誤國。

甲午戰爭前,中國的朝廷中,分“主戰”、“主和”兩派。因為他們都不瞭解日本,故主戰、主和,都難免誤國。

讓我們羅列一些盲目於敵情的言論:

給事中褚成博說:“日本蕞爾島國,外強中乾,久為寰海所共知……區區一日本……惟有決意主戰,大加驅剿,兵威既振,以後辦理交涉事務,自能就我範圍。”?輧?輱?訛

御史張仲炘說:“臣思日本之舉,固有圖朝鮮之意,而亦未嘗無畏中國之心。我果奮發有為,彼必知難而退。”

翰林院侍讀學士文廷式說:“今以區區倭人,而令得志如此,數年之後,天下事尚可問乎?”

太僕寺少卿岑春煊說:“區區日本,何足懼哉!”

請注意,上引諸大臣語,都是對皇帝說的。對皇帝上折,本應實話實說,不事虛飾,但歷史證明,這些話都不準確,不真實,不但表現了一廂情願的麻木,而且還有出瞎主意,欺哄君主的意味。從這一批人的話語,我們可以判定,在甲午戰爭之前,中國的決策層對敵方的認識毫無正確性可言。

與不知“敵強”相對立的,是知道日本很強大,卻不知道這個強大的敵人也有“軟肋”。因而,在中日對峙中放棄了以我之長,攻敵之短,以我逸勢,攻敵勞師的戰術冷靜與戰術努力。這一派代表人物,或許就是李鴻章了。

對於日本的強大,以及它可能給中國造成的威脅,李鴻章幾乎是第一個引起警戒的。還在光緒十一年(1885)春天因朝鮮糾紛與日方代表伊藤博文舉行天津會談後,李鴻章便憑十三天中的五次接觸,斷言伊藤有治國之才,斷言日本將要走向富強。也許出之憂國的責任,送走伊藤一行,李鴻章便迫不及待地密摺上奏道:

日使伊藤議定專條初四日會同畫押……該使久歷歐美各洲,極力摹仿,實有治國之才。專注意於通商、睦鄰、富民、強兵諸政,不欲輕言戰事併吞小邦。大約十年內外日本富強必有可觀。此中土之遠患而非目前之近憂。尚祈當軸諸公及早留意是幸。?輧?輵?訛

驗之後事,李鴻章所言極有預見性。只過了九年,日本便“富強”到為害“中土”了。九年間,中國當軸者並未“留意”東邊的這戶鄰居,也許李鴻章在昏昏者中算個例外。在李氏推動下,北洋海軍在光緒十四年(1887)達到它的戰鬥力頂點。直至甲午戰起,八年期間,北洋海軍竟然未添一艦一炮,同一時期,日本海軍則連續實現了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擴張案,到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在艦船噸位、火力配備和戰鬥訓練上都大大超過了中國海軍。

李鴻章看到了這一形勢逆轉。就在大戰前夕,他上奏朝廷,坦言:“日本蕞爾小邦,猶能節省經費,歲添鉅艦。中國自十四年北洋海軍開辦後,迄今未添一船……竅慮後繼為難。”?輧?輶?訛 看到了差距,但他為北洋海軍框定的戰略、戰術任務則是保守的、沒出息的。不論“保船制敵”,還是“遊弋渤海內外,作猛虎在山之勢”,?輧?輷?訛 基本上是消極防守,不思攻取。

前事後說,即便日本海軍在總體上強於中國海軍,但中國海軍仍有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可能;仍有攻其不備,抄其後路的可能。可惜一百多年前的中國海軍將領們未作此主動嘗試。

上面這段分析,是就甲午戰爭前中國朝野的糊塗認識而發的,仍然不是“敗因”探究。雖然敗後說敗十分痛苦,但我們認為中國既然處上日本這麼一個鄰居,這個鄰居既然又難改他偷雞摸狗,鑽牆打洞,據人為己的習性,我們又不能在中日之間擴大開挖一片太平洋,或壘起一座喜馬拉雅山,所以就應該客觀而又冷靜地分析在歷史的對峙中,中國何以敗?日本何以勝?並且儘可能地提醒當國者在未來突發的對峙中不犯歷史錯誤,免蹈歷史覆轍。何況,同文同種而又不同國民性的反差,還會激起議論者的一些獵奇呢!

本節文字,我們將選擇兩個側面,用盡可能簡潔的文字,提醒讀者的關心。

其一,在歐風迅猛、西人東侵的背景下,受侵凌的東方國家為謀自強,能否繞過“政治改革”,只靠單一的技術層面的“洋務運動”而達到“現代化”目標呢?

中國與日本,走著不同的路。

中國清朝統治者,自第一次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五十餘年,“尊君卑臣,崇上抑下”的政治體制不變;“臣事君,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