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韓絳、王安石三人所簪的花,枝葉皆銀,飾以翠羽,花朵也大紅;進士門的璞頭展角末端都被繫上了長長的緞帶,頭頸轉動之際,緞帶飄飄頗有得道昇天之勢。
每人還象徵性的了一塊朝笏,當然和眾大臣的象牙或者玉笏不同你,這些笏板都是槐木所制,不過這些傷大雅,遲早手中的槐木會換成象牙換成玉質,只要中了進士,大好的前程等著他們,有什麼不可能呢?
趙禎熱情洋溢的對科進士們進行了一番教誨,從這些喜氣洋洋的面孔中,趙禎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些人的未來都是自己給予的,自己可以讓他們光宗耀祖,也可以讓他們泯然於眾,而這些人苦讀十餘載詩書,到頭來滿腹才學只是為讓皇家所用,這便是權力的魅力所在,哪怕你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最終還是要端皇家的飯碗。
覲見已畢,按照歷年來的規矩,中午皇上做東賜宴城西瓊林苑,這便是著名的瓊林宴了。
蘇錦在後世曾聽過一出叫做《女駙馬》的戲,當時年紀尚小,臺上那名女扮男裝的演員曾唱道:“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演唱之時那種驕傲自得的態度讓蘇錦印象深刻。
長大後才知道瓊林宴是古代高考得中之後皇上的賜宴,能參加這個宴會是讀書人夢寐以求之事,沒想到自己穿越千年回到大宋,竟然也能堂而皇之的參加瓊林宴,真是匪夷所思。
瓊林苑龍池之側的寬大草地上,二百多名科進士參加,百餘名朝廷大員作陪,皇上做東的瓊林盛宴午時準時開宴,蘇錦坐在左第一席,座次比晏殊杜衍他們的席位還要高,也不難理解為何如此,畢竟今日進士門才是主角,而狀元郎正是主角中的主角。
山珍海味各色菜蔬流水介擺上,美酒佳餚也次第斟滿,宮女們穿花蝴蝶一般在四十餘張桌子之間穿行,趙禎舉杯遙祝,眾臣舉杯相和,君臣共飲,其樂融融。
這一頓宴席直吃到未時方散,席間有官員提議讓科狀元應景作詩一,蘇錦毫不推辭,舉杯吟道:
奉詔入仕冠,重來軒陛望天顏。
雲呈五色符旗蓋,露立千官雜佩環。
燕席巧臨牛女節,鸞章光映壁奎間。
獻詩陳雅愚臣事,況見賡歌氣象還。
眾人齊聲叫好,口占之作能脫口而出,且如此工整乖巧,字裡行間神采煥然,確實是一絕佳的應景之作,不枉狀元之名。
蘇錦拱手微笑感謝,絲毫不已盜版後人詩作為恥,盜版的次數太多,他早已心安理得了。(。)
第六八五章 御街行
酒席雖散,但節目卻沒有完,禮部早安排好了三匹五花大馬,馬身上披紅掛綠等在瓊林苑門口,其餘人等可各自散去,狀元榜眼探花三人卻還要遊街揚名。
從西城門進入,一班衙役們吹出打打簇擁左右,鑼鼓點子敲得哐哐作響,大張旗鼓的沿著御街招搖過市。
百姓們紛紛聚攏來看,指指點點的議論著高頭大馬上的科前三甲,評頭論足咂嘴嚼舌。
“瞧見沒?中間那個便是蘇錦,科狀元郎呢,左邊那個是榜眼韓絳,右邊那個是探花郎王安石,瞧這三人的氣度,不愧是金榜三甲,真教人羨慕。”
“嘖嘖,狀元郎好年輕,看上去不過十六七吧,這可真是少年得志了。”
“有志不在年高,你我倒是一把年紀,又有何用?我決定了,我那孩兒便是砸鍋賣鐵也要讓他讀書應考,他日也能像這三位一樣在御街打馬而行,便是熬幹了我的骨血我也認了。”
“說的是啊,家中能出個狀元郎,不不不,哪怕是中個舉人,也是家門榮耀之事,總比咱們天天營苟謀生為強,咱們這輩子是過去了,孩兒輩卻不能走老路,蘇狀元便是榜樣。”
“哎,咱們兩也是在過過嘴癮,科舉豈是那麼容易中的,哎,難吶。”
“話可不能這麼說,瞧那韓絳和王安石,據說這兩人都是官宦之子,還不照樣被蘇錦奪了狀元,皇上現在廣納人才不計出身,這蘇錦聽說是廬州的商賈之子,還不照樣壓住兩名官宦之後一頭;有句話怎麼說的?對了,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說不定你我平民之家也能出個大人物呢,誰知道呢。”
“籲,沒水平不要亂說話,那句話是先秦造反的土匪頭子陳勝吳廣說的話,可莫要亂說,沒得被官兵聽見,抓了你我當成造反頭子了,瞧,隊伍過去啦,咱們跟著去瞧瞧。”
“……”
眾百姓沿著御街跟著遊街隊伍一路前進,不斷有人高聲問候三人,能跟當今金榜前三說句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