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南下,蒐羅所有能蒐羅到的布匹。
蘇錦第一次經歷這種搭上全家老小的搏命生意,心裡不免惴惴不安,但他一想到‘囤積居奇’這個詞便信心倍增,在古代,人力無法阻擋天時,會有很多這樣的機會出現,蘇錦的腦子裡曾讀過一本關於‘陶朱公’的生意之道的書籍,雖不知道是蘇錦還是王峰的記憶,但是書中陶朱公范蠡的經商之道給了他很大的震撼。
陶朱公成為富可敵國的大財主,主要的原因便是他觀察到市場的供求關係,判斷價格的漲落。他發現價格漲落有個極限,即貴到極點後就會下落;賤到極點後就會上漲,出現“一貴一賤,極而復反”的規律。
於是此君便‘賤取如草芥,貴出如糞土。’,所謂“賤取如珠玉”,即像重視珠玉那樣重視降價的物品,儘量買進存貯起來。等到漲價之後,就儘量賣出。“貴出如糞土”,即像拋棄糞土那樣毫不可惜地丟擲。
總結起來蘇錦理解的便是:‘囤積居奇’四個字,這其中的難點便是對於市場規律的把握。
蘇錦敢於如此奮力一搏的另一個理由便是從後世得來,後世某年,化肥農藥等農業物資的上漲帶動了糧食價格的大幅度上揚,於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那一年糧食昂貴,很少有農戶願意用昂貴的糧食餵豬,於是當年的豬肉價格一路飆升到令人驚歎的地步,有些有眼光的農戶發了一筆橫財;由於豬肉價格奇貴,第二年全國各地養豬之人猛增,於是乎供大於求,價格一路下跌,很多人血本無歸。
這一漲一跌之間,既表明市場的供求關係有規律可循,也讓蘇錦明白什麼是超前的眼光;譬如這次南方數分路的大旱便是一個訊號,衣食住行這等生活必需品不會因為大旱大澇便會影響需求,到時候糧食布匹的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