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2 / 4)

說,別人便權當預設她是代言人,也無從指謫。

“你說的倒輕巧,難不成我家公子白白受了這番冤屈不成?若不是包大人明察秋毫,今日指不定會不會象那仵作一般被打成豬頭呢。”小穗兒白著眼衝唐紀元嚷道。

唐紀元指著她道:“你……伶牙俐齒,成何體統。”

小穗兒哼了一聲道:“趕明兒讓知府老爺把你抓來加個殺人的罪名,再掌你二十板子嘴巴,看你還說風涼話。”

百姓們轟然大笑,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紛紛怪聲怪氣的道:“對對,明兒尋一死屍,揣上一份遺書,也冤枉這位唐大東家。”

“那恐怕不成,包大人都說了,遺書經不得泡的,一泡就爛了。”

“蠢材,你非要找投河自盡的死鬼麼?只要不是投河,便是爛成渣子,那遺書也儲存完好。”

“額……這位哥哥說的有道理,哥哥若是害人,只怕全無破綻。”

“去你孃的,老子是天底下第一嫉惡如仇之人,幹什麼要害人?收回你的話,否則老子叫你滿臉開花。”

“得得得,老子認栽……權當我沒說過。”

“……”

眾人笑鬧不休,言辭中對知府大人和商會諸人頗有不敬,朱世庸明白,今日想重拾官威是不可能了,咳嗽一聲道:“蘇小官人,你說句話吧,本官只是依據證據審案,可無冤枉小官人之意,至於證據失察,乃是本官之責,但也不至於要一個小娘子來當中指謫本官吧?今日之事,待本官審查清楚,找出幕後主使之時,定會給蘇小官人一個交代,但此間便給本官一個薄面,就此了結如何?”

蘇錦當然知道要適可而止,真要鬧得大家下不來臺,知府大人一發狠,來個混不理,反倒不美;想到此處,抬頭拿眼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包拯,包拯面無表情,眉頭緊鎖,只是微微點頭。

蘇錦會意,衝朱世庸抱拳道:“大人所言有理,此事就此打住,大人公務繁瑣,有疏漏也是在所難免。”

“蘇小官人深明大義,年紀輕輕便有如此肚量,當真教人佩服,前途未可限量啊。”朱世庸笑眯眯的高帽送上。

蘇錦命小穗兒接了二十貫撫慰款,小穗兒雖滿臉不情願,但也無可奈何的嘟著嘴,上去一把奪了那老師爺手上盛錢的托盤,把個老師爺拉的一個踉蹌,差點沒摔死。

“草民還有一個請求。”蘇錦道。

朱世庸心道:“就知道沒這麼便宜。”笑容滿面道:“蘇小官人請講。”

“草民雖理解大人苦衷,也請大人理解草民苦衷,這麼一鬧,廬州百姓定有一部分對我蘇記印象不佳,蘇記的名聲已然受到損毀,草民想請大人發道公示,將事情原委公諸於四城,以正蘇記之名;不知這個要求過分麼?”

朱世庸面色難堪,但只是稍一猶豫便爽快的道:“該當如此。不過分,一點都不過分,便依你所說,師爺去辦。”

那師爺躬身應諾,朱世庸團團作了個揖道:“希仁兄,蘇小官人,列位同僚,今日堂審便告一段落,公務繁忙也不能留下諸位把酒言歡,留待他日吧,退堂!”言罷轉過臉去大踏步從側門離去,臉上的堆起的笑容從踏進側門的那一刻起,便變成了狠戾之色,彷彿突然間從夏日炎炎掉入刺骨冰窟一般。

包拯並不似蘇家眾人和百姓一般的喜笑顏開,只見他面容嚴肅的躬身朝堂上的《明鏡高懸》匾額深施一禮,這才在蘇家眾人和李重晏碧雲等人的簇擁下步出大堂。

商會諸人面色沮喪,心裡說不出鬱悶,但他們知道,此刻還有一道關要過,那便是知府大人這道關,這件事辦成這樣,讓朱世庸在數百百姓面前丟盡臉面,不消說此事數日將傳遍全城,這讓一向官威盛隆,自信滿滿的知府大人如何咽得下這口氣去。

幾人對望一眼,均默默無語,唐紀元帶頭,從側門而入,直追知府大人的背影而去。

出了衙門,看看時間已近中午,毒辣辣的太陽烤的四下裡熱氣蒸騰,蘇錦執意要表示感謝,請包拯李重等人去《和豐樓》用飯,包拯先是不肯,對蘇錦道:“本官可不是為了你,換了任何人只要有冤屈,包某都會挺身上前。”

蘇錦拱手道:“大人的心思在下明白的很,您是為了上不負皇恩,下不負黎明百姓嘛,這頓飯我也不是自己請,商人之利取自百姓,就算是是我替百姓請您吃這頓飯,如何?”

眾人都有些佩服蘇錦的好口才,包拯想了想,也沒什麼逾矩之處,加之晏碧雲在此,本就該招呼一番,畢竟晏殊乃是自己這次晉升端州知府的引薦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