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以前那種窩在槐樹陰涼下,反芻著草料,欣賞別個騾子們累死累活挨鞭子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騾子若知悔意,恐怕此刻也是悔的腸子發青。
……
和豐樓雅廳中談笑風生,包大人和晏碧雲李重等人絲毫沒有因為等候蘇錦而悶坐不樂,相反三人敘舊居然敘出了瓜葛來。
包拯和晏碧雲以前便相識,朋黨結交是朝廷所不允許的,所以雖晏殊推薦包拯上任州官,但包拯跟晏殊之間卻只能以上下級官員而論,卻絕不能自稱學生或者是門生,否則便是結黨營私之禍;鑑於此晏碧雲便只能稱包拯為包大人,公開場合連聲世叔卻也是不能叫的,但此時卻無所顧忌,‘世叔,世叔’叫的蠻順口。
李重跟包拯卻是拐彎抹角的轉折了七八趟,終於被找到了一條曲線親戚的線路,具體便是,包拯亡妻張氏的表妹的夫家二嬸孃是李重的孃親的姨奶奶,這一發現繞的眾人滿頭大汗,理了半天也不知道兩人之間如何稱呼。
蘇錦剛落座便聽到這一段繞口令,哭笑不得的想道:“宋朝人也是這麼攀親麼?富在深山有遠親,包大人若是個普通百姓,恐怕李重打死也不會花這番功夫來攀親。”
“搞得這麼複雜幹什麼?不就是訴說淵源麼?眼前就有最近的一道淵源,幹嘛捨近求遠?”蘇錦連幹兩大杯晏碧雲珍藏的黃芽,吧嗒著嘴道。
“哦?什麼淵源?”包拯不談公事的時候還是蠻喜歡八卦的。
“包大人不是剛從天長縣任上高升麼?咱們這位李大人秋後丁憂期滿便是去接天長縣令的位子,一來一往,兩位大人在同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