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由於小說把主題上升到了人性、哲學的角度,它值得思考的地方就多了,文中有些是有提示的,有些是沒有提示的,完全在於你怎麼看。也許你什麼也沒看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悟!
其他的我也不好在評說,為了避免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我主要就談了小說的思想,這是我寫小說的唯一目的,不談寫它作甚!最後談談我寫它的幕後的一些小故事。這部小說構思於初中,初一開始寫。那時家裡經濟狀況不是很好還沒有電腦,我就一筆一劃,一字一段的寫。平時上學我是不寫的,我不喜歡三心二意,大都是在暑假和寒假寫的,雖然現在上了大學時間較為寬裕但是這個習慣至今保留著。暑假天很熱我一般是夜裡寫,從十二點開始一直寫到凌晨六點多,吃完早飯睡覺。寒假特別冷,但我還是夜裡寫,因為習慣已養成,夜裡是我想象力最豐富的時候。這都是瞞著家裡人的,一來怕他們擔心我的身體狀況,二來怕他們說我不務正業不好好看書學習,干預我的寫作。至今我還記得手寫本用了我三本硬抄本,兩瓶多一點碳素水,鋼筆用壞了不知多少隻,也許是質量問題吧!我不知道這條路我還能走多久,但我一直會走下去。沒有理想的人活著也是死了。有理想哪怕前方是懸崖絕壁我也會毫不猶豫的走下去。屈原投江是因為理想,當代人似乎不能理解,或許是簡單的把那句為國為民說出來,也許還未真正理解中國的文化和精神。
希望廣大網友繼續關注!
《看傷》人物淺析
凌遠峰:取志當存高遠,猶如遠遠的高聳入雲端的山峰之意。這件事在我們平常人看來是件好事,可是問題出現了。小說之中凌遠峰的問題在於對理想和人生價值的過分追求。他從小寄居少林,沒有經歷過世態險惡,心地淳樸憨厚。本想靠讀書步入官場仕途,可是意外的文字獄使他的理想和願望破滅了。本來這就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任何人遇到這件事也沒辦法,古代皇帝代表天,代表世間的法則規律,在一定程度上講是不可抗拒的。前面說過了他從小寄居少林,接觸到的是自然之理,貌似還有些唯物主義的意味,他不懂得我上面說的皇帝之理。後來死裡逃生,僥倖有了第二次做人的機會,但是整個人變了,變得消沉,可是表面上的沉淪越深,內心裡的對理想的追求,對成功的渴望就越強烈,因此最後誤入歧途,為“志當存高遠”所害!最後終於醒悟,悔之晚矣,明白了,人事都是虛無的道理,那是本小說的主題,他最終還是看到了世間皆為虛無的“傷”!
許心靈:取善解人意,入人心靈之意!她也是小說裡為數不多的一開始就看到凌遠峰最後看到的東西的人。這和她的兒時經歷有關,母親早逝,不是病死,而是因仇因恨而死。而父親的可以說是溺愛的關愛使她進一步看清了這個所謂的江湖和世事。可惜過早的明白一切未必會給她帶來快樂,因為小說的主旨就是整個世界就是悲傷的,遇到了凌遠峰是悲上加傷,傷上加悲。起初只是兒女感情上的,後來又是父輩的恩怨情仇,最後竟然發現父親的所作所為也不是毫無道理。一切又變得雜亂無章。可惜還沒等她想明白就為了心愛的人早早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在其短暫的一生裡儘管是為了實現一個普通女子的最樸素的願望——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確實吃盡了苦頭,心力交瘁,真是實踐了李商隱的那首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許衛林:取保衛武林之意。關鍵時刻總是由他出手解救武林。他和武林各派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武當掌門許得寶之子,武林第一大派柳花劍派掌門莫小信的乘龍快婿,和魔教聖女李豔有著刻骨銘心,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魚龍刀派的劉黑在他的幫助下得以控制全域性,就連後來的少林派掌門凌遠峰也和他是拜把子好朋友、好兄弟。許得寶從小對他要求嚴厲,缺少母愛的他似乎心理上也缺少父愛,於是人生的第一次愛情來臨時就成了永恆。一切都是為了一個情字,情字在他手裡可以是挑起武林事端的棍棒,也可以是千鈞一髮之際救武林於危難之中的利劍。最後的結局是他和自己心愛的人死在了一起,臨死前也明白了許心靈早已明白的道理,也不失為人間一大樂事。八個字概括其一生:為愛而生,死得其所!
李豔又名小倩,再曰:韓白、凌怡雪。她是我這部小說裡最喜歡的人物。個性鮮明而又不失活力,多重性格,多個角色之間的輪換,對人物心理刻畫要求很高,很有挑戰性,所以我很喜歡!李豔:取反義!李豔實則不豔,其貌不揚卻是冰雪聰明,也暗含反義,正反虛實之間讓人回味無窮。後來的一系列變故使得她面目全非,然唯獨對自由之嚮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