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切的小失誤加起來,最終便會變成決定勝敗的關鍵。
……
第三百六十八章 信心的來源
第三百六十八章信心的來源
信心,不光是印度人有,南洋聯邦也有,而且是必勝的信心。(百度搜尋《%%》,觀看本書最新更新)這種必勝的信心不象印度人是基於錯誤的判斷,而是綜合了各個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
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在戰爭中掌握正確的情報是取得勝利的前提,而不使敵方獲得真實情報也是至關重要的。每場戰爭前,參戰雙方的偵察與反偵察就已經展開,其激烈程度不亞於戰場的較量,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智力競賽。“非上智不能用間”的話,正是對這種較量的精闢概括。
藉助於美國偵察衛星的情報,巴軍和援巴軍已經掌握了印軍在西巴邊境地帶的兵力佈署情況,這是總兵力弱於對方而能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說到偵察衛星,從一九六二年美國發射第一顆偵察衛星開始,到六九年發射多星定位制電子偵察衛星,不得不說美國在這方面大大領先於蘇聯。而在原來的歷史上,美國也在一九七一年印巴戰爭、一九七三年中東戰爭、一九八五年英阿馬島戰爭和持續十年的兩伊戰爭中,曾利用電子偵察衛星給友方國家提供軍事情報。其中七三年中東戰爭的轉折點便是美國偵察衛星發現了埃及兩個軍之間結合部的虛弱,才使以色列轉敗為勝的。
而蘇聯偵察衛星可能是效能上的原因,雖然數量也不少,但在歷史上卻乏善可陳。也正是缺乏這有力的偵察手段,對於印軍來說,情報系統的差勁表現,最後令他們飲恨西巴。9v k 。cc 首發
偵察衛星的助力還只是取勝的一個方面,南洋聯邦援巴兵團的重要倚仗還是空軍,而聯合空軍在數量上處於劣勢,想要以質取勝,也作了充分而細緻的準備。而美國在關鍵時候提供的資料,令南洋聯邦空軍的勝算又提高了幾分。
第二次印巴戰爭後,印度大力推進空軍的現代化建設,目前共擁有飛機六百二十五架。原先作為主力的“獵人”中隊減少到六個,“神秘”中隊也僅剩兩個,而“米格…21”中隊卻增加到八個,還有用印度國產的“風神”戰鬥機組成兩個中隊。此外還有六個“蘇…7”超聲速戰鬥轟炸機中隊,與四個“堪培拉”轟炸機中隊共同組成印度空軍的打擊力量。
想要奪取制空權,南洋聯邦便要對付印空軍的主力——“米格…21”飛機。而“米格…21”飛機的效能足以與當時西方主力戰鬥機f…104相抗衡。但該機除了大速度、減速效能好以外,其機動效能並不高,加上機載裝置過於簡單,武器掛載能力過小和航程過短,因而作戰能力有限。因為米格…21價格低廉,對第三世界國家很有吸引力,曾廣泛使用於越南、中東、印巴和兩伊等區域性戰爭。
另外,從米格…21的設計目標來看,它不是要在導彈或機炮的空戰中取得優勢,而是要對付高空高速的戰略轟炸機,所以,作為一種空優戰機,它在中低空的格鬥中是有缺陷的。
美國對米格…21的研究比南洋聯邦更加透徹,這是因為在對寮國和北越的轟炸中,越方飛行員曾多次擊落名聲赫赫的美軍f…4“鬼怪”戰鬥機,引起了美國的震動,為此千方百計搞到了米格…21,進行了大量的模擬空戰,以便找到其弱點。
美國人發現米格…21高空高速效能雖然好,但在一萬五千英尺以下的高度時,如果空速高於五百一十節或低於二百一十五節,米格…21的控制將變得非常遲緩笨重、使得飛行員難以快速驅使它作大幅度動作;加上結構的限制,使其一萬五千英尺下的極速也被限制存五百九十五節以下,故米格…21在中低高度時不論是能量上或轉彎效能上,對付f…4及f…8都討不到便宜,只有欺負f…105還不錯。
所以如果米格…21不能順利躲過護航機群的偵側,並爬到護航機群的後上方合適的高度,而在中途較低高度就被攔截,則其不但是陷入險境,而且其後燃器要耗時五點七秒才能啟動,啟動後提供的額外推力又不足,所以也沒有額外的能量可以協助它逃離不利的空域。
所以米格…21如果順利取得能量(高度+速度)優勢,則其攻擊幾乎無人可攔;但如果在中低空就被逮到,那隻能求上天垂憐。此外,三角翼在轉彎時會提供大升力,卻也會提供極高的阻力。這使其在轉彎時會迅速消耗能量,加上後燃器不足以補充動能,使其持續轉彎效能不良。雖然米格…21有很高的理論“瞬間”轉彎率,但由於控制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