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1 / 4)

小說:新時代中醫文化隨筆 作者:

另外,意淫的危害也是很重的。《黃帝內經素問·痿論》:“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可見意淫過度或行房太甚,就會導致宗筋(陰器)的鬆弛,成為筋痿(陽萎)或白淫(遺精、早洩)類疾病。

所以,不僅僅是酒後不要行淫,其他情況下也要注意保精,而且要注意控制意淫,主動用高尚的情操、學習、工作、靜坐、勞動鍛鍊等方式來停止或轉移這些不良心念。

2006年12月10日於北京

77·生物

中醫文化隨筆77·生物

中醫認為,生物之中,人最珍貴。《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天地長養萬物,其中人最珍貴。

對於植物,一年四季往往經歷生長化收藏的過程。《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生長收藏對應著春夏秋冬。《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夏三月,此謂蕃(繁)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春天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夏天則是萬物生長茂盛的季節。“秋三月,此謂容平……冬三月,此謂閉藏。”秋天萬物開始收斂生長,逐漸走向成熟;而冬天,萬物成熟,果實被人類儲藏了起來。

中醫認為,人應該效法四季(四時)之德。為什麼要效法四季呢?《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因為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陰陽的本質與人的本性是相通的(參見《中醫文化隨筆63·本性》和《中醫文化隨筆43·兩一》)。四時的本質也是陰陽,即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因此,人與天地萬物都是相通的,人可以效法天地萬物。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聖人效法春夏的生與長而養陽,效法秋冬的收與藏而養陰,以遵循陰陽的根本。人與萬物融通合一。如果人破壞了自然界,與自然萬物不和諧,就是在破壞自己的根本,也在損害自己的真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人與萬物的本質屬性(本性)都是陰陽之理(對立統一規律),陰陽之理是萬物始終的根本,也就是生與死的根本,所以違背了這一屬性,就會產生災害;遵從了這一屬性,身體就會健康。這就是“得道”。大道,聖人遵從之,愚者違背它。符合陰陽之理的就會生生不已、正常,違背的就會走向滅亡、混亂。

那麼陰陽之理的表現是什麼呢?陰陽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係,中醫可以用天氣來比擬。“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氣光明,照耀萬物,滋養萬物則為用陽;藏德不止而不下,則為體陰。天自身就存在著陰與陽的辯證統一關係。我們效法天氣,就是在遵循陰陽之理。

效法天氣不是僅僅光明,還有“藏德不止”。也就是我們的言行,特別是助人的言行,是自然、主動但不是驕傲和張揚的。例如太陽、天氣的哺育萬物,也是自然而不張揚的。《黃帝內經素問·逆調論》:“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也就是說,陽的功能獨勝,則萬物不能正常生長。

《黃帝內經靈樞·五變》:“夫木之蚤(早)花先生葉者,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久曝大旱,則脆木薄皮者,枝條汁少而葉萎;久陰淫雨,則薄皮多汁者,皮潰而漉;卒風暴起,則剛脆之木,枝折杌(wu四聲,樹幹)傷;秋霜疾風,則剛脆之木,根搖而葉落。凡此五者,各有所傷,況於人乎!”五類植物,它們看上去都很“陽”,大都根基不牢靠,所以都難以經得起五種不同的氣候異常變化。它們是:花開得早、葉先生的樹木在遇到春霜烈風時;皮薄而脆的樹木在久曝大旱時;薄皮多汁的樹木在長久雨淋時;剛脆之木在狂風暴起和秋霜疾風時。所以作為人應該注意要有根基,要謙虛、紮實、穩重,這樣才可陰陽合一,而不是像上述的樹木那樣禁不住風雨和異常變化的打擊。

2006年12月11日於北京

78·勤儉

中醫文化隨筆78·勤儉

中醫認為技術是無價之寶,應該將奢侈浪費的時間轉移到努力工作、鑽研技術、學習大道理論上去。這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黃帝內經靈樞·歲露論》:“明乎哉道!請藏之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