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大片的拍攝,給自己充實一下。
算上《墜落2》,那就是六部電影,然後他的合同就只剩下一年半,一年半要拍四部電影出來,江夏感覺到了時間緊迫。所以他得提前準備一下,剩下的四部電影具體要拍什麼,應該怎麼在那一年半里拍出四部電影。
他肯定不會隨便拍一些電影瞎混,這次拍攝的《賭俠》有點瞎混的成分,卻非常少,到底是賭片系列的最後一部,得把前兩部的故事線扯到一起去。
《賭俠》最終也沒能破八億的票房,總票房7。7億,也算是不錯。
對他自己的成績來說並不好,單部電影來說,已經超過大部分的國產電影。
《賭神》的字面票房是十三億多,《賭聖》的字面票房是九億多,《賭俠》的字面票房是八億多,實際票房要比字面票房少一些,最終統計的時候,也是按照實際票房來統計,《賭神》十二億多,《賭聖》八億多,《賭俠》七億多,三部電影,總票房二十八億,每一部平均票房都過九億。
在國產電影中,除了平均票房十六億的“亂世”系列,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的三部曲平均票房能比得上“賭片三部曲”。
兩年的時間,江夏在國內票房市場狂賺了三十多億的票房,也讓他多了一個外號,是媒體送給他的,叫“票房收割機”。
在江夏之前,從沒有哪個電影導演,能跟如此狂暴的吸票房,別的導演產出比較少,一年一部的都是高產,也就江夏年產兩部電影,才能這麼誇張的擢取票房。要知道就是“亂世”兩部都是兩個不同的導演,每個導演的票房產出都不一樣。
現如今國內的導演中,名下票房最高的是五十七億,但他名下的電影足有七十多部,是一位老導演,都已經金盆洗手不幹了。
再看看江夏涉及院線電影才兩年,名下已經三十四億票房,估計用不了幾年的時間,就會是國內票房最高的導演。或許都用不了那麼久,因為誰都記得,江夏在去年,可是花了三億搞了一部大片,就等著賀歲檔上映。
那可是大片,還是江夏傾力打造的大片,票房會差了?
雖然外邊關於這部大片的訊息比較少,不過卻知道這將會是全球同步上映的第一部中國電影,恆影早就做出宣傳,知名度還不錯,卻還不夠,真要宣傳鋪開,得等預告片釋出。
江夏說要十月份發預告片,那就是準備十月份發預告片,一天都不準備早發,他定下來的時間是十月八號,剛剛過去國慶節假期的那天。
回國,江夏他們沒回香江,回的是京城。江夏要在這邊錄製新專輯的歌曲,起碼也得錄出來四首歌曲才夠用。
第一首歌錄製的是《王妃》。
蕭敬騰的這首《王妃》需要飆高音,江夏的高音一直不強,但經過這些年的鍛鍊,高音比剛開始強了不是一點半點,至少一般的高音歌曲,他還能駕馭,那種特別高的高音歌曲,他必須得多嘗試幾遍才能確定行不行。
《王妃》這首歌,江夏是能確定自己可以駕馭的,但也得分狀態。
比如剛剛下機,時差都沒調整過來的這段時間,江夏去唱啥都唱不來。
調整時差跟調理身體,用了一週的時間,然後江夏才去工作室錄唱。
《王妃》是在講一個故事,一個愛情的故事,一個為了愛情可以征服一切,可以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擁有徵服一切的霸氣。
“搖晃的紅酒杯,嘴唇,不行,起低了。”江夏說道。
他是在跟自己說話,整個錄音室裡就他自己,他切了重新錄製。
這首歌千萬不能起音起低了,音起的高,最後唱不上去,可以分多段錄製,但如果音起的低了,想把高音唱上去都不可能。偏偏《王妃》這首歌如果音唱的低了,一點應該有的味道都沒有。
江夏不擅長高音,所以光是起音這裡,江夏一直唱了七八次,嘗試了七八次,才找到了比較合適他的音。
高音也有不同,江夏得找到自己合適的,能把握精準的音。至於最高音那邊,就得看什麼時候聲音狀態好,什麼時候把那一曲給唱出來。
“搖晃的紅酒杯,嘴唇像染著鮮血,那不尋常的美,難赦免得罪。”
江夏的聲線不跟蕭敬騰一樣,唱《王妃》唱出來一些嘶啞嘶吼的味道,他的聲線更柔一點,唱高音也更清澈一點。
所以當江夏唱完主歌之後,他自己唱不上去副歌,只能先停下,然後聽了一遍自己唱的主歌,再然後,江夏頭疼了。
感覺不對,沒有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