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部分(1 / 4)

小說:我不當明星 作者:悟來悟去

可惡。十人九姓八東主,施了七厘六毫五絲四息,尚且三心二意,一等鄙俚。”

《唐伯虎點秋香》當中,上聯的“一鄉二里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藝,竟敢教的七**子,十分大膽。”顯然是改的第一版的對聯上聯。

而下聯的“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就純粹是瞎改了,只能說聽著很解氣,真正文學上來說,完全不通。

江夏沒那麼考究,他也不知道其中的道道,但他卻知道第一個對聯不對勁,可真讓他去改正確過來,他改不了,即使能改,也未必能改得那麼解氣。

相對來說,“八目尚賞”這句話,他在《少年包青天》裡用過,印象深刻,把這句改了是沒問題。

但真要說起來,這句話的正經下聯,是“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皇。”

這幅對聯是清朝道光年間的對聯,廣東吳川的林紹棠想回家省親,皇帝接過奏章後非要林紹棠對一個對聯,也就是“十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林紹棠對了“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皇。”皇帝大悅,准假三年。

至於說“八目尚賞”和“八目加賀”兩個下聯,具體出自哪裡,已經不可考,有一說是出自唐伯虎給華府做下人時,幫助兩位少爺作弊來的,具體是民國詩人程瞻廬的《唐祝文週四傑傳》中的故事,也是目前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的故事來源。

一部喜劇電影,去考究這些沒什麼意思。

《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用對聯的時候,是相當隨意的。

江夏都懷疑當初那副輓聯,並不是有什麼寓意,而就是單純的掛錯了,純粹感覺不錯。

至於,經常反掛的對聯,更可能是不知道如何正確掛著,跟江夏現在完全是故意反著掛不一樣。

拍電影的電影人,可能沒有那麼高的文化水準,不然也不會有對聯都對不工整的情況出現。當然,也可能是故意的,畢竟唐伯虎說完,對穿腸補了一句“好工整啊”,完全可能是反諷。

江夏在這裡就把它當反諷用了,喜劇電影不考究那麼多。

真要考究的話,最後兩句對聯完全就是罵人了,普通話聽上去還好一點,粵語裡罵人的味道更濃。

“你家墳頭來種樹”之類的,張燁跟江夏用的是粵語對的,也只有懂粵語的,才能聽出來裡面的罵人味道。

後來又用普通話念了兩遍,卻都不如粵語的感覺好,但周圍的人卻感覺普通話的不錯,能笑出來。

江夏最後綜合考慮了一下,決定用粵語表演的模樣,配上普通話的詞。

具體的後期,等到後期製作的時候再說了。

接下來,就是打鬥戲份,對穿腸在地上噴血,華夫人和書生奪命劍進行打鬥,還把秋香等人弄成了豬頭。

江夏打了一出“還我漂漂拳”才把秋香打出來。

這段的戲份拍起來很難,畢竟是動作戲,需要仔細設計動作和拍攝。

原版電影中,書生奪命劍在把《春樹秋霜圖》打飛的時候,有個穿幫鏡頭,當時他跟華夫人還沒有在桌子底下打,臉上不該有淤青,那一塊臉上他的眼眶處有淤青,時間比較短,但確實有,是個穿幫。

楊若曼這裡也敗了形象,把自己搞成了豬頭。

江夏拍這段戲份,拍的很慢,因為他不能全情投入的去拍攝,而且此時選擇這麼一段戲份的原因,就在於這段戲份,他出場最少。

時間已經到了二月中旬,過年整個劇組都沒停工,一直就這麼拍了過來,距離江夏的香江演唱會,只剩下區區半個月的時間,二月份還是最短的月份,時間已經快不足,江夏不得不把精力放到演唱會這邊來一些。

不同於京城的八萬人演唱會,香江的萬人演唱會,江夏壓力沒有那麼大。

紅的場地,江夏之前也去看過演唱會,比較瞭解。

不過,江夏也有困難的地方,就是這裡畢竟是香江演唱會,粵語歌必須都上出來,他之前準備的歌曲,得有大幅修改。

得虧江夏他們設計的時候,早就有準備,粵語歌也在準備當中,不然臨近改歌,肯定來不及。

在二月二十七號,江夏從劇組離開,趕赴香江。

距離三月三號,江夏香江演唱會,只剩下五天的時間,江夏不得不去忙這件事。

第一千零七章 兩首粵語新歌(求月票)

ps:九月啦,新的一個月,求保底月票啦~

第一千零七章兩首粵語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