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在最巔峰的時候,被人害了嗓子。那個曾經唱出了《一場遊戲一場夢》唱出來《誰明浪子心》的王傑,已經很難再唱出那麼悅耳的歌曲了。
江夏在選擇粵語歌曲的時候,想過很多,有想過那首最經典的《千千闕歌》,非常適合在這樣一場演唱會來演唱,不過,江夏最終沒選擇它,因為那首歌適合告別,如果香江演唱會是他巡迴演唱會的最後一站,他肯定選擇那首歌曲。
其餘的歌曲,江夏也想過不少,最終還是隻選擇了王傑的這一首《不浪漫的罪名》,一首情歌。
選擇這首歌的原因說來很簡單,當時江夏正頭疼選歌的事情,恰巧在組劇組,而劇組有個人跟王傑重名,然後江夏就想到了王傑,再然後就選擇了這首歌,很自然的選擇。
新歌不是那種很嗨的歌曲,唱完這首歌,江夏也站在舞臺中央,順帶唱了一首《黑暗中漫舞》,外加一首《明年今日》。
江夏非常惡趣味的,在唱完《明年今日》後,跟著唱了國語版的《十年》。
同樣的伴奏,不同的歌詞,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演唱會繼續,江夏把之前準備的歌曲,在相對簡潔的舞美下,表演完畢。
終於到了演唱會的末端。
江夏唱完了一首《王妃》後,對歌迷們說道:“挺累的,接下來,還有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歌,也是一首新歌,我斟酌了很久,把它放到最後唱,我認為它比較適合壓場,唱這首歌之前,我要去換身衣服。這一夜,有你們真好,願你們這一夜過的愉快。”
隨著江夏的聲音,他從升降機中下去,剛剛落下去,音樂就已經響起。
從前奏開始,到聲音出來,只有二十幾秒鐘,江夏已經換了一身衣服,或者說換了一身外套。
左邊是純黑色,右邊是純白色,黑色的要大一號,白色的要小一號,看上去無比怪異。
隨著他出現,聲音也隨著音樂出來。
“有人問我,我就會講,但是無人來……”
第一千零八章 浮誇
第一千零八章浮誇
曾經,二十多歲的陳奕迅,被張國榮拉到演唱會上,說他一定會稱霸歌壇。
梅豔芳說他是影響香港歌壇的男人。
那時候的陳奕迅,還有些害羞的紅著臉。
或許,陳奕迅自己都不相信有那麼一天,但天王與天后的眼光是無比準確的。
在某個時段,這個人,獨自扛起了香港歌壇,在內地與寶島的衝擊下,讓香港歌壇依舊有了那麼一畝三分地,甚至讓式微的粵語歌曲,都還保留了那麼一絲榮耀感。
江夏選擇粵語歌曲,演唱會上要演唱,第一首確定的就是《浮誇》,只用了三秒鐘就決定要唱《浮誇》。
這首歌,是陳奕迅唯一一次想要親自填詞的歌曲。
音樂本來是作曲人江志仁,聞聽張國榮死訊後寫下來紀念張國榮的,用以表達失去好友的悲痛、震撼與不解。
陳奕迅想要填詞也是想表達對張國榮的思念,可是他沒能寫出來令自己滿意的詞,就交給了黃偉文。
黃偉文並不知道故事的背景,跟著音樂,就寫了一個小人物不得志的吶喊。
以小人物的心態,刻畫出了小人物不被重視,不甘平凡卻又一輩子平凡的形象,辛酸不得志,越辛酸越不得志,更添悲劇。
陳奕迅的演繹方式也足夠邪異,最後那妖異的吶喊聲,更讓這首歌,平添了幾分悲情。
這首歌是陳奕迅演唱會必然被點的曲目,甚至如果他沒唱,一定喊著“安可”讓他唱出來。
陳奕迅在準備演唱會的時候,也會在這首歌上做一做文章。
比如江夏現在的黑白衣造型,就是模仿的陳奕迅某場演唱會的造型。
江夏喜歡這首歌,因為這首歌唱的是每個人,唱的是每顆心,每個深夜裡的“我”。
現在都說歌詞好叫句句扎心,《浮誇》這首歌也絕對是句句扎心。
孤獨、渴求、無奈……
看看那歌詞,“有人問我,我就會講,但是無人來。”這是怎樣的一種孤獨?
“我期待到無奈,有話要講得不到裝載,我的心情猶像樽蓋等被揭開。”
多麼渴望被重視?但是沒人重視,是怎樣的一種無奈。
“人潮內,愈文靜,愈變得,不受理睬。”
越安靜的人越不被關注,那該怎麼辦?
“自己要攪出意外,像突然地高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