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區域,新造了多少圩田、增加了多少灌溉蓄水庫容。
這些情況,跟諸葛亮在豫章那邊治理彭蠡澤的措施,大同小異。
因為陳群的治理,去年冬天農閒,起碼廣陵郡又新增了幾十萬畝的肥沃圩田(漢畝,摺合後世的畝要乘03左右),夠上萬壯勞力耕種了。灌溉條件也特別好,如果能治理好鹽鹼地,那都是上等水田。
諸葛亮走馬觀花了三四天,從廣陵縣跑到射陽縣,一路巡查之後,也就心裡有數了。
“河道整治和堆淤圩田、疏浚庫容,這幾步做得都很不錯,沒有問題。
所以,剩下的難點,只是不知道怎麼給邗溝運河造閘門、阻斷長江漲潮時的海水倒灌?”
諸葛亮考察完後,一句話就概括了陳群依然沒法解決的難點所在。
陳群聞言,也是忍不住苦笑:“別把話說得這麼輕巧嘛,什麼叫‘只是不會修閘門’,此事之難,著實超過了我預想。
去年我也考慮過,以為能自行請教能工巧匠、治水能吏,造出運河閘門來。但著手之後,才知道有多難。”
諸葛亮隨口排查:“是造好的閘門不好開合?還是閘門會漏水?還是經不起兩側落差水壓、會被沖垮?我想應該不至於沖垮吧,那麼多堤壩圍堰,都不至於沖垮,想要加固,應該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漢朝以前,修築堤壩圍擋大水的操作就已不鮮見了,所以諸葛亮覺得,不可能是堵不住水的問題。
陳群果然應道:“確實不是沖垮的問題。我請教了能工巧匠後,試了各種加固手法,要讓閘門扛住水流沖刷還是做得到的。
而且閘門關閉開始蓄水後,不過一兩日,閘口的水位就漲得跟上游淮陰來水處一樣高了,由此便轉為靜水,不會再有衝力。
只是,閘門一旦修得過於堅固、就難以開合。每天潮水峰值過後、要開閘通航時,靡費人力,幾乎如同挖開堤壩一般費力。
次日再要關閘時,也關不緊,得重新堆填沙袋堵縫、想盡辦法額外加固,才能防止漏水。久而久之,河道被反覆淤塞,船隻出入運河都成問題,得不償失。
但如果不把閘門修築得如此堅固,每每又會漏水,總是關閉不嚴。我已是試了四個月,窮盡一切辦法,或許子瑜當初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自古從未聽說過有人能給運河修閘門的。”
諸葛亮聽了陳群的詳細陳述,卻一點都不擔心,反而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
他來之前,在豫章那幾個月,跟大哥討論過很多預想情況,他還真就怕遇到些奇奇怪怪的麻煩。
但陳群似乎也很努力,這幾個月工夫沒白花,把其他小問題都解決了,只留下了一個“閘門漏水、或者開合不易”的終極大問題。
這就好比學霸做卷子,不怕題目難,就怕題目繁瑣、考驗你的細心程度。
如果有個笨拙但勤懇仔細的學酥跟他搭檔,把小錯誤低階錯誤都檢查了一遍排除掉,只留下最後的拉分題請學霸出手,那就很舒服。
諸葛亮便胸有成竹道:“既然只有這麼一個重大疑難,明日且去閘門工地細細驗看,再把原先的工匠都召集起來,群策群力。”
陳群沒有別的辦法,只是滿口答應。
……
次日,一行人來到廣陵城東南十餘里外、邗溝運河邊的閘門工地。
陳群找來了上千名負責具體幹活的役工,還有數十個築城匠人和木匠,以及工曹的技術官吏。其中不乏上了年紀,頗懂築城牆修水壩的資深老者。
一大群人圍著工地,現場一點點比對勘察,群策群力想辦法。
諸葛亮仔細看了一下,一眼就看出陳群留下的那座實驗性的閘門,有兩個明顯的問題。
諸葛亮先問道:“你這道閘門,是如何開合的?是沿著門軸轉的麼?還是左右推拉的?”
陳群一個眼色,立刻有一個工曹的老吏過來答話:
“這是沿門軸旋轉開合的,但原先也試過左右推拉。兩者都漏水關不緊,哪怕一開始關緊了,一整日水壓沖刷,還是會漸漸崩漏。”
諸葛亮點撥道:“其實要說開合最簡單可靠,還是吊萬鈞閘,把門升降起落。不過運河太寬,不比城門,也沒法造一個城樓橫跨運河兩岸、吊住閘門。
剩下兩法,還是推拉可靠些,若是旋轉開合,一旦閘門經過的扇面河床有淤泥、巨石或沉船阻擋,便沒法開合了。左右推拉,只需清理兩條滑槽的空間即可,還便於在門內外兩側略作堆砌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