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自我湧現的空城計(1 / 2)

小說:舍弟諸葛亮 作者:浙東匹夫

三天的時間倏忽而過,轉眼就來到了九月下旬。

墊江縣城內的百姓,已經被緊急遷移得七七八八。這座小縣,本來也就只有兩千多戶百姓,大約八千多人,還不如魏延帶來的軍隊人多。

所以百姓中的老弱婦孺,只需一趟就能用返航的運兵船隊運走。算上隨身帶走的細軟財物,最多也就運兩趟。

劉備軍的軍紀和秩序很好,魏延的約束也嚴,加上劉備本人還在江州那邊監督。所以並沒有出現當年董卓軍或者曹軍遷移人口時、軍隊劫掠百姓糧食錢財的亂象。船上的水兵、水手都很剋制,甚至還有幫百姓裝卸扛重物的。

百姓走後,三天之內,城內的木石磚瓦建材,也被拆了大半,都擺渡到涪江南岸,堆到新建的“釣魚城”工地,用於新要塞的修築。

至於那些夯土,就沒必要轉運了,土哪兒都有,運輸過江的成本,也不比南岸就地挖來得省。

而且北岸的墊江縣,也不是永久廢棄,只是今年因為戰事,不得不暫時廢棄。將來曹軍被趕走後,還是要重建的,夯土類建材留在原地,明年正好重新建城。

魏延監督工程的時候,還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岸釣魚山上的營寨,並沒有堅固的門樓。

土牆可以臨時夯築,但門樓是不能完全用土的,否則會塌下來,無法承重,而且現成也沒時間去打造堅固的城門。

魏延就靈機一動,讓人把墊江縣的東城門拆了,原樣整塊裝船運到對岸,再把門樓附近的青條石這些都剝了,運到南岸新城。

然後在釣魚山東側上坡處,用拆來的城門和石料,重新搭建了一個門樓,把原本的簡易營寨營門直接拆了,不留防守漏洞。

如此一來,釣魚山東坡,就形成了一道南北縱貫截斷釣魚山半島的防線,只有進出的城門是石料堆砌,其餘牆段都是簡易的臨時夯土,上面插些木尖樁。

牆高暫時還不到一丈,其中有幾尺落差還是靠在土牆前面臨時挖掘壕溝、把挖出來的土用於築牆,才形成的。這也沒辦法,畢竟這裡此前根本沒有城池,只有營寨,魏延能在短短几天裡,修出一道簡易低矮的土牆已經很不錯了。

看過後世重慶地圖百度地圖的看官都知道,釣魚山一帶,半島最狹窄處,南北寬度還不足一點五公里,而且這一點五公里也不都是平地,山勢陡峭的地方能佔掉一小半。

所以真正需要在出入口修土牆的寬度,也就不到三百丈。三百丈長、一丈高的土牆,還能就地挖土,一萬士兵加幾千本地壯丁,三天堆完還是做得到的。

當然,釣魚新城飛速修築的同時,墊江縣舊城也被拆得七七八八。東門連城樓的拱石和城門都沒了,只有一個露出夯土的空門洞子。

雖說墊江縣是準備棄守一段時間的,但魏延考慮到曹軍隨時會來、而轉移和搶修工作也還沒完全完成。

城內還有那麼多木石材料,如果敵軍一來就立刻棄守,這些物資可能會資敵。所以魏延也就廢物利用,讓城內那部分拆卸建材計程車兵,把拆房剩下的夯土,都運到東門內,就地堆成土牆。

如此,也算是在已經變成空門的東門內部,重新構築起一道類似於“內甕城”的防禦設施,敵人就算衝進了空門,也無法立刻形成突破。

……

如是緊鑼密鼓地安排完善著防禦工事,時間很快來到這天傍晚。

魏延原本覺得,夏侯淵就算來得再快,至少也要兩三天後才會到,慢的話可能要五六天甚至更久。

但是,當天申時初刻,墊江縣西城門樓上,瞭望的守兵突然就看到,涪江上游方向,有滾滾煙塵逼近。

西城樓的守門軍官,立刻讓人點起烽煙。

身在東門的魏延倒是沒有第一時間看到,但他身邊的親衛有剛好看到的,立刻便提醒他:“都尉!西門燒狼煙了!”

魏延聞言立刻扭頭,定睛一看,很快警覺起來:“讓城內計程車卒全部上牆守備!多立旌旗!快!”

此時此刻,他的一萬士卒,還有一大半在南岸的釣魚城內修築防禦工事呢,留在墊江縣舊城裡的,只有三四千人,多是在拆房子、運建材。

魏延當然會緊張,唯恐這麼點人,被夏侯淵趁虛而入了。

軍令下達之後,以最快的速度落實,士兵們紛紛放下手頭的石料木柱,抄起武器上牆。魏延本人也直接上了東城樓,嚴陣以待——雖然敵人是從西面來的,但西門目前還完好,東城樓卻被拆了,大門都挪到對岸的新釣魚城了,所以當然東門最需要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